[发明专利]一种对端接频变负载下传输线间串扰分析与抑制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34216.3 | 申请日: | 202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尹柏强;王琦;黄雄峰;李兵;佐磊;袁莉芬;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3308 | 分类号: | G06F30/3308;G06F30/3323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吴娜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接 负载 传输线 间串扰 分析 抑制 方法 | ||
1.一种对端接频变负载下传输线间串扰分析与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先对单节Pi型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和双节Pi型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的远端串扰响应进行仿真,再通过仿真结果比较单节Pi型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双节Pi型的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的频率适应范围后,选择出双节Pi型的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基于该双节Pi型的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三导体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
(2)通过矢量匹配法将频变元件的阻抗在S域中拟合后通过有理函数表达式表示,该表达式中的实数极点和复数极点通过电阻、电感、电容、电导电路元件等效;采用有限元数值解法提取传输线的电磁分布参数l和c矩阵,获得传输线线间的耦合电容和电感,建立出三导体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再将频变负载等效的电路元件与三导体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结合成端接频变负载下的三导体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将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脉冲信号作为干扰信号加载到端接频变负载下的三导体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中,分别仿真出因传输线长度、干扰信号脉宽、输入信号幅值以及输入信号初始相位不同时引起的远端串扰强度的变化;
(3)对步骤(2)中仿真的结果进行分析后,设计一个等幅移相电路使输入到端接频变负载下的三导体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中的信号初始相位始终保持在180°以抑制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端接频变负载下传输线间串扰分析与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传输线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采用集总Pi型结构,将一个双导体传输线进行等效,设置该传输线的长度为1m,L=0.5uH/m,C=200pF/m,特征阻抗为50Ω,传播速度为1×108m/s,对应的单项时延为10ns,结合上述参数,在相同的电压源的前提下,比较单节Pi型和双节Pi型电路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端接频变负载下传输线间串扰分析与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有理函数表达式的公式如下:
其中,cn为残差,an为极点,d和h为实数,f0(s)=sh+d;
通过拟合得到的有理函数表达式通过电路元件来表征,其中一对实数极点由一个电阻R1和一个电感L1表示,一对共轭复数极点由一个电阻R0、电感L0、电容C0、电导G0表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端接频变负载下传输线间串扰分析与抑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电磁分布参数l和c矩阵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42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