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芯线及线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3260.2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2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庆;李军;胡光祥;陈海侨;贾利宾;刘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讯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17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鸿华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线缆 | ||
本申请涉及高速芯线及线缆,高速芯线包括中被层及对称设置的两根芯线,所述芯线包括导体,所述中被层凸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预填补屏蔽层覆盖于所述中被层上所形成的空隙。上述高速芯线,采用在中被层上预制台阶的方式将屏蔽造成例如搭接造成的空隙填满,一方面消除了影响对称性的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克服了细微的不可控制及不可预测的不对称因素,因此有利于优化线缆的高频关键参数SCD21;再一方面由于台阶部的存在可以精准控制屏蔽层两边以及搭接点的细微位置,因此保证了屏蔽包覆工序稳定可控;又一方面有利于在不改变传统屏蔽层包覆工艺的前提下,提升高速芯线的不对称因素的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电线线缆领域,特别是涉及高速芯线及线缆。
背景技术
高速率数据传输线由于传输频率高,通常都采用差分线对进行信号传输,申请人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0610779A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但随着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几乎接近平均两三年翻一番,差分线对中的两根芯线的对称性,逐渐成为影响传输速率的瓶颈。
因此如图1所示,传统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改进:在两根芯线外包覆一层椭圆形的中被层300,每根芯线包括导体100及绝缘层200,中被层300外再包覆屏蔽层400,为了确保屏蔽层400的一致性,采用的是纵向包覆的工艺,形成带状的屏蔽层400;利用中被层300固定两根芯线的位置,同时中被层300也可以嵌入两根芯线中间的三角形空隙中,大幅降低影响两根芯线对称性的不稳定因素。
但是上述对于芯线对称问题的技术改进又引发了新问题,如图2所示,纵向包覆的带状屏蔽层400搭接处均会有一定的空隙500,具体地,屏蔽层400在包覆中被层300的工艺中,先接触中被层300的搭接内端430与覆设于搭接内端430上的搭接外端440,由于物理体积的客观因素,使得屏蔽层400在其搭接处与中被层300形成了空隙500。这又新增了不对称因素,而且这种不对称会随着线材长度和传输频率的升高而叠加,在不同安装位置处,由于受到的压力不一致,因此空隙500大小不一,导致存在完全不可控制及不可预测的不对称因素;尤其在40GHz以上的高频传输时,这种细微不对称也会极大地影响线材的SCD21等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SI)传输性能,致使信号失真。SCD21是端口1至端口2的差模-共模转换系数,差模和共模之间的能量转换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考虑因素,线对内延迟偏差通常被作为线缆质量控制因素,而在传输差模信号时,信号受到干扰,在接收端信号被误判为共模信号,因此SCD21受线材不对称性影响很大,且该系数越小越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速芯线及线缆。
一种高速芯线,包括中被层及对称设置的两根芯线,所述芯线包括导体,所述中被层凸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用于预填补屏蔽层覆盖于所述中被层上所形成的空隙。上述高速芯线,采用在中被层上预制台阶的方式将屏蔽层造成的例如搭接造成的空隙填满,一方面消除了影响对称性的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克服了细微的不可控制及不可预测的不对称因素,因此有利于优化线缆的高频关键参数SCD21;再一方面由于台阶部的存在可以精准控制屏蔽层两边以及搭接点的细微位置,因此保证了屏蔽包覆工序稳定可控;又一方面有利于在不改变传统屏蔽层包覆工艺的前提下,提升高速芯线的不对称因素的可控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高速芯线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所述台阶部相对于两根所述芯线的对称轴分成面积相同的两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高速芯线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所述台阶部形成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4.8度至7.9度;或者,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所述屏蔽层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被层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台阶部,且在所述高速芯线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两个所述台阶部的对称轴与两根所述芯线的对称轴相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具有连为一体的形状或者相对间隔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讯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讯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3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