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内机械自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3219.5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0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康;胡文龙;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4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叶德斌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内机械自锁结构,包括前模(1)、后模(2)、前模仁(3)、后模仁(4)和自锁滑块组件(5),所述前模(1)与前模仁(3)固定连接,所述后模(2)与后模仁(4)固定连接,当前模(1)与后模(2)进行合模时,前模仁(3)与后模仁(4)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所述自锁滑块组件(5)沿着模腔的周向设置,所述自锁滑块组件(5)用于锁紧前模仁(3)与后模仁(4)。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保证前模仁与后模仁的紧密配合,避免产品在高压成型下出现飞边的一种模内机械自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模内机械自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成型产品过程中,前模与后模合模后,会保证前模与后模之间的合模状态以保证前模上的前模仁与后模上的后模仁形成合格的模腔。为维持前模与后模之间的合模状态,通常会采用维持前模与后模之间的高压相抵状态或者采用前模与后模之间通过卡扣扣合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均以控制前模与后模为主,从而实现间接性的对前模仁与后模仁进行控制,当成型的产品需要较高的外观质量时,则需要进行很大的注塑压力,从而容易出现前模与后模保持着良好的扣合状态,而前模仁与后模仁之间却出现了间隙,最终导致产品出现飞边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保证前模仁与后模仁的紧密配合,避免产品在高压成型下出现飞边的一种模内机械自锁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内机械自锁结构,包括前模、后模、前模仁、后模仁和自锁滑块组件,所述前模与前模仁固定连接,所述后模与后模仁固定连接,当前模与后模进行合模时,前模仁与后模仁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模腔,所述自锁滑块组件沿着模腔的周向设置,所述自锁滑块组件用于锁紧前模仁与后模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自锁滑块组件的设计,当进行合模时,自锁滑块组件从周向上将前模仁与后模仁进行锁紧,保证了前模仁与后模仁的配合在高压下也不会出现间隙,避免了产品成型后出现飞边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自锁滑块组件包括四个自锁滑块,四个所述自锁滑块分别设于模腔的四个方向,所述自锁滑块上设有用于驱动自锁滑块移动的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滑块固定连接在后模上,当前模与后模进行合模时,自锁滑块向模腔方向移动并锁紧前模仁与后模仁,通过所述改进,实现自锁滑块组件对上模仁与下模仁进行锁紧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自锁滑块上设有前夹块与后夹块,当前模与后模进行合模时,前夹块与后夹块将前模仁与后模仁夹持在前夹块与后夹块之间,所述前夹块靠近前模仁的一侧与后夹块靠近后模仁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斜面,通过所述改进,通过前夹块与后夹块的设计可以从前模仁与后模仁的移动方向进对前模仁与后模仁进行限位,避免在高压注塑成型时,前模仁与后模仁之间出现间隙,而导向斜面的设计,可以使前夹块与后夹块在锁紧前模仁与后模仁时,更顺畅,避免干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模内自锁模具还包括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有用于将成型后的产品顶出模腔的顶针,所述模内自锁模具通过后模远离前模的移动方式进行开模,所述顶针板设于前模远离后模的一侧,且所述顶针板与后模在刚开始开模时进行同步移动,所述前模与后模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自锁滑块组件先解锁前模仁与后模仁,再使后模远离前模,通过所述改进,当产品的厚度薄且面积大时,往往采用的是通过前模远离后模的开模方向进行开模,而后通过顶针顶出产品,但该方式仍然容易造成产品在顶出时的变形,而通过开模时,后模远离前模的移动方式进行开模,并且顶针板进行同步移动,则可以使产品与后模同步移动,避免了产品被顶出模腔时出现变形的情况;同时本发明在进行开模时,需要先将自锁滑块组件解锁前模仁与后模仁,否则前模仁与后模仁将无法成功分离,而传统的通过前模远离后模的开模方式并不适用于本发明,故而需要增加具有使自锁滑块组件先解锁前模仁与后模仁,再使后模远离前模的连接组件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3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板非同开式叠模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电伺服机构刚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