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abac二进制化和上下文模型产生的编码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2743.0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1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朱竹青;陈琦;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芯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13 | 分类号: | H04N19/13;H04N19/186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3 | 代理人: | 刘小吉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abac 二进制 上下文 模型 产生 编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abac二进制化和上下文产生的编码方法,提出了更优的并行处理16个系数的语法元素重要系数和最后重要系数的二进制化产生方法,及其上下文模型的产生方法。由于可于一个时钟周期并行处理16个系数的语法元素,一方面减少了每个宏块处理重要系数和最后重要系数的时间,另一方面减小了16个系数的语法元素并行二进制化和上下文模型产生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abac二进制化和上下文模型产生的编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设计,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ontext-based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CABAC)是已经广泛用于诸如AVC(H.264),HEVC(H.265)的高级视频编码中的高效熵编码工具。举例来说,HEVC标准的各种语法元素是以CABAC 模式来编码,其中基于与基础语法元素相关的上下文,来自适应地将熵编码应用于二进制化语法元素。由于CABAC引擎中的算术编码器只能对二进制符号值(binary symbolvalue)进行编码,因此 CABAC过程需要使用二进制化器来将语法元素的值转换为二进制字符串(binary string)。转换过程通常被称为二进制化。在编码过程中,从用于不同上下文的编码符号逐渐建立概率模型。CABAC在做算术编码之前需要将相关语法元素进行二进制化(或称为二值化)处理成bin(在算术编码前单个位),以及产生每个bin所对应的上下文模型。即如图1为CABAC过程的示例性框图所示,编码程序包括四部分,先将欲编码之数据交叉扫描S100,将将相关语法元素进行二进制化S200,上下文产生S300再进行算术编码S400。在芯片设计实现时,高性能的编码器需要面积小速度快的语法元素二进制化的方法和上下文模型产生方法,尤其是在重要系数标志significant_coef_flag和最后重要系数标志last_significant_coef_flag的二进制化和上下文模型产生多半很复杂,或者耗时长影响性能。
例如参照图2,描述AVC中的语法元素。其中需要先对所有的significant_coef_flag和last_significant_coef_flag编码再进入到残差的level系数值编码,这样对于会影响到编码性能,而且语法元素二进制化对应的bin和上下文模型的产生因为不同的情况和不同值的不同bin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情况复杂效率低。
目前在cabac基础上改进二进制化和上下文模型产生的编码方法和装置有以下几种:
1.中国专利CN106416246B “视频编码中的语法的二进制化和上下文自适应编码的方法和装置”其设计要点是:首先确定当前符号值的最高有效位索引和任何精细位。通过使用一元码或截断一元码来对与当前符号值的最高有效位索引相关的前缀部分进行二进制化,来生成第一二进制字符串。此外,如果存在任何精细位,则通过使用固定长度码或截断二进制码来对与当前符号值的一个或多个精细位相对应的后缀部分进行二进制化,来生成第二二进制字符串。使用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对第一二进制字符串进行编码,并且如果第二二进制字符串存在,则也使用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对第二二进制字符串进行编码。
2.中国专利CN103222269B “用于较高吞吐量的最后位置的二值化” 其涉及用于较高吞吐量的最后位置的二值化,设计要点是:利用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以给定扫描次序对变换系数的最后位置(x, y) 编码,为了提高吞吐量,利用 x 和 y 的一元代码对二值化排序,继之以 x和 y的固定二进制代码。
然而,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方法都过于复杂,处理能力低。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cabac二进制化和上下文模型产生的编码方法和装置,提高语法元素的二进制化和上下文模型产生速度,复杂度低且吞吐率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芯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芯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2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管备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顶龙骨架制作成型后强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