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31769.3 | 申请日: | 2022-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鑫;尹燕欣;杨宸;贺电波;刘怀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V1/133 | 分类号: | G01V1/133;G01V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智合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2 | 代理人: | 马金华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多目标 观测 系统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依次延迟激发构成的连续可控编码震源;所述连续可控编码震源与6条拖缆结合形成所述观测系统;
所述每个连续可控编码震源由4个相同子阵构成的可控编码震源阵列组成;
所述4个相同子阵的激发方式按照一定的时间延迟激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个连续可控编码震源的激发方式为:第2个震源延迟75ms激发,第3个震源在第二个震源激发完成的基础上延迟75ms激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相同子阵分别为:子阵1、子阵2、子阵3、子阵4;该4个子阵的激发方式为:子阵1无延迟激发,子阵2、子阵3延迟激发24ms,子阵4延迟激发48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相同子阵的子阵间距为25m,阵列总容量为10560cu.in,由12条380cu.in、16条250cu.in、8条150cu.in、8条100cu.in气枪组成,气枪工作压力为2000psi,设定海水深度为20m,海面反射系数为-0.9,所述阵列为平面阵列,阵列沉放深度为9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阵均由3条380cu.in、4条250cu.in、2条150cu.in、2条100cu.in的气枪组成;
其中,2条所述380cu.in的气枪并列连接构成第一枪簇;2条所述150cu.in的气枪并列连接构成第二枪簇;2条所述250cu.in的气枪并列连接构成第三枪簇;
1条所述380cu.in的气枪、第一枪簇、一条所述250cu.in的气枪、第二枪簇、依次串接的两条100cu.in气枪、一条所述250cu.in气枪、第三枪簇依次串接构成所述子阵;
其中,所述第一枪簇、第二枪簇、第三枪簇与其前后串接的气枪之间的间隔均为2.57m;组成枪簇的两条气枪间隔为0.8m;
所述依次串接的两条100cu.in的气枪、一条250cu.in的气枪之间的间隔均为2.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系统由所述连续可控编码震源和6条拖缆组成,拖缆长度6000m,拖缆间距100m,拖缆沉放深度为8m,道间距12.5m,炮线距18.75m。
7.一种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设计含4个相同子阵的可控编码震源阵列,通过范德瓦尔斯非理想气体气枪子波模型模拟其子波及频谱;
步骤B、构造连续可控编码震源,该连续可控编码震源通过相继激发三个所述可控编码震源阵列构造而成,通过范德瓦尔斯非理想气体气枪子波模型模拟其子波及频谱;
步骤C、将所述连续可控编码震源与6条拖缆结合形成观测系统;
步骤D、基于所述观测系统,当单个震源激发时面向浅层目标,当三个震源依次激发时面向的是中深层目标;
所述三个可控编码震源阵列的激发方式为:首先激发A震源,航行25m后再激发B震源,再次航行25m时后,依次激发ABC三个震源,三个震源的间隔激发时间为75m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相同子阵的子阵间距为25m,阵列总容量为10560cu.in,由12条380cu.in、16条250cu.in、8条150cu.in、8条100cu.in气枪组成,气枪工作压力为2000psi,设定海水深度为20m,海面反射系数为-0.9,所述阵列为平面阵列,阵列沉放深度为9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系统由所述连续可控编码震源和6条拖缆组成,拖缆长度6000m,拖缆间距100m,拖缆沉放深度为8m,道间距12.5m,炮线距18.75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多目标的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阵均由3条380cu.in、4条250cu.in、2条150cu.in、2条100cu.in的气枪组成;
其中,2条所述380cu.in的气枪并列连接构成第一枪簇;2条所述150cu.in的气枪并列连接构成第二枪簇;2条所述250cu.in的气枪并列连接构成第三枪簇;
1条所述380cu.in的气枪、第一枪簇、一条所述250cu.in的气枪、第二枪簇、依次串接的两条100cu.in气枪、一条所述250cu.in气枪、第三枪簇依次串接构成所述子阵;
其中,所述第一枪簇、第二枪簇、第三枪簇与其前后串接的气枪之间的间隔均为2.57m;组成枪簇的两条气枪间隔为0.8m;
所述依次串接的两条100cu.in的气枪、一条250cu.in的气枪之间的间隔均为2.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17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