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电容量变化判断双绕组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31730.1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4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楠;蔡轲;李雅琪;韩金华;冯爱鹏;于文青;马云飞;靳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林新园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容量 变化 判断 绕组 变压器 变形 故障 方法 | ||
1.一种采用电容量变化判断双绕组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仪分别按照下述三种接线方式对变压器进行介质损耗因数测试,读取实测数据中电容量数值:
a、高压绕组接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仪的高压输出端,低压绕组接地;
b、低压绕组接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仪的高压输出端,高压绕组接地;
c、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均接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仪的高压输出端;
步骤二、读取和计算电容量
按照上述a方式接线时:
Ch=C2+C3
式中:Ch为高压对低压及地方式下的电容量;C2为变压器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之间电容量;C3为变压器高压绕组与外壳之间电容量;
按照上述b方式接线时:
Cb=C1+C2
式中:Cb为低压对高压及地方式下的电容量;C1为变压器低压绕组对地电容量;C2为变压器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之间电容量;
按照上述c方式接线时:
Ch+b=C1+C3
式中:Ch+b为整体对地的电容量;C1为变压器低压绕组对地电容量;C3为变压器高压绕组与外壳之间电容量;
三种接线方式下可以读取得到的Cb、Ch、Ch+b,再通过上述公式求得绕组对地之间的电容量C1、C3,绕组之间电容量C2的值,即:
C1=(Cb-Ch+Ch+b)/2
C2=(Cb-C1)
C3=(Ch-C2)
步骤三、绕组变形故障判断
将读取的电容量数据和变压器电容量出厂数据进行比对,通过电容量变化判断变压器是否发生变形及确定变形具体形式,判据如下:
A、是否发生绕组变形的判断标准
1)至少有两种接线方式下的电容量读取值与电容量出厂值对比变化量大于3%;即Ch、Cb和Ch+b三者中至少两者的读取值与电容量出厂值Ch’、Cb’和Ch+b’对比变化量大于3%;
2)变化量偏差既有正偏差又有负偏差;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可判断为发生绕组变形;
B、绕组变形形式的判断标准
确定发生绕组变形后,将电容量出厂值代入步骤二公式,得到以电容量出厂值为基础对应的变压器低压绕组对地电容量C1’、变压器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之间电容量C2’以及高压绕组与外壳之间电容量C3’,将C1与C1’进行比对、C2与C2’进行比对、C3与C3’进行比对,得到绕组变形形式:
若C1不变、C2变大、C3变小,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压绕组向低压绕组方向移动;
若C1变小、C2变大、C3不变,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低压绕组向高压绕组方向移动;
若C1不变、C2变小、C3变大,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压绕组向外壳方向移动;
若C1变大、C2变小、C3不变,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低压绕组向铁心方向移动;
若C1变小、C2变大、C3变小,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相互靠近;
若C1变大、C2变小、C3变大,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相互远离;
若C1变小、C2不变、C3变大,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同时向外壳方向移动,低压绕组向外壳方向的移动距离等于高压绕组向外壳方向移动距离;
若C1变小、C2变小、C3变大,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同时向外壳方向移动,且高压绕组向外壳方向的移动距离大于低压绕组同时向外壳方向移动距离;
若C1变小、C2变大、C3变大,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同时向外壳方向移动,且低压绕组向外壳方向的移动距离大于高压绕组同时向外壳方向移动距离;
若C1变大、C2不变、C3变小,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同时向铁心方向移动,低压绕组向铁心方向的移动距离等于高压绕组向铁心方向移动距离;
若C1变大、C2变大、C3变小,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同时向铁心方向移动,且高压绕组向铁心方向的移动距离大于低压绕组同时向铁心方向移动距离;
若C1变大、C2变小、C3变小,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高、低压绕组同时向铁心方向移动,且低压绕组向铁心方向的移动距离大于高压绕组同时向铁心方向移动距离;
若C1不变、C2变小、C3不变,则判断绕组变形形式为绕组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17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湿设备
- 下一篇:一种寡聚物受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