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1570.0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6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季克勤;黄健;侯健生;王赢聪;郑航;金坚锋;蒋建勇;卢昊威;周子欣;池源;孟庆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H02J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321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制氢 储氢 加氢 配电网 运行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光伏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氢气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构建配电网运行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得到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二,对所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三,用ε约束法对所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主动配电网的最优调度方案;步骤四,用步骤三得到的最优化调度方案对光伏系统、氢气系统及配电网进行调度。本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加氢站给电网供电能时的电压偏差问题,提高供给电网的电能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大力倡导绿色能源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主要形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由于新能源发电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存在波动,进而会影响其输出的电能质量,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与储能系统配合,将光伏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其他能量存储起来后,再转化为稳定的电能进行输出。其中,氢能以其清洁高效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光伏产生的电能来电解水制氢的方式,将不稳定的电能转化为氢气存储,当需要该部门电能时,再通过燃料电池将存储的氢气转化为稳定的电能,这样的转化过程不仅高效稳定,并且绿色清洁,符合当下电网的发展趋势。因此,氢能转化机构,成为了光伏发电的热门转换机构。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光伏系统以及电氢符合均受到环境条件、用户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整个流程的稳定性,为电网提供稳定的电能,行业内的部分学者建立了含有光伏系统、蓄电池、电解槽、储氢罐、燃料电池在内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并且运用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优化方法进行求解。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氢能转换机构稳定的对电网供电。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设置专门的氢能源中转机构,成本较高。本申请人为了让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提出了一种直接使用分布式加氢站来进行能源转换的技术方案。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能源转换机构的数量,节约成本,还可以提升加氢站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加氢站的推广。
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加氢站本身并非专门用于能源转换的机构,其本职作用还是为氢能源汽车提供氢能。如果使用加氢站进行能源转换来给电网供电,那么,在给电网供电的同时,加氢站还要给氢能源提供氢能的职责,这就导致,加氢站给电网供能时会存在电压偏差问题,尤其是在氢能源汽车加氢的高峰期,加氢站对电网供电的电压偏差问题就会变得较为严重。从而可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加氢站给电网供电能时的电压偏差问题,提高供给电网的电能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光伏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氢气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构建配电网运行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得到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其中,所述氢气系统包括电解槽、储氢罐及燃料电池;所述目标函数包括经济目标函数和电能质量目标函数;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光伏系统约束条件、氢气系统约束条件及配电网约束条件;
步骤二,对所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步骤三,用ε约束法对所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含制氢-储氢-加氢站的主动配电网的最优调度方案;
步骤四,用步骤三得到的最优化调度方案对光伏系统、氢气系统及配电网进行调度。
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光伏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重庆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1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