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象限非对称角膜塑形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0521.5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毛欣杰;刘新婷;夏瑞静;陈照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A61F9/013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林伟 |
地址: | 32502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象限 对称 角膜 塑形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象限非对称角膜塑形镜,突破传统的双环曲设计,在定位弧区采用四象限非对称设计,尽可能贴合患者角膜,使塑形镜更加适配。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镜体,镜体包括由内而外一体化成型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和边弧区,定位弧区由四条子午线分成四个象限区,四条子午线由角膜地形图的陡峭主子午线平均K值和平坦主子午线平均K值确定,四条子午线分别为陡峭子午线Ⅰ、陡峭子午线Ⅱ和平坦子午线Ⅰ、平坦子午线Ⅱ,其中,陡峭子午线Ⅰ和陡峭子午线Ⅱ分别以角膜地形图的角膜中心两侧的陡峭主子午线平均K值确定,平坦子午线Ⅰ和平坦子午线Ⅱ分别以角膜地形图的角膜中心两侧的平坦主子午线平均K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膜塑形镜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四象限非对称角膜塑形镜。
背景技术
角膜塑形术是通过佩戴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硬镜,即角膜塑形镜(Ortho-K,OK镜),它可以使角膜的中央区逐渐变平坦,减小对光的曲折力,从而达到降低近视度数和提高裸眼视力的非手术方法。现有的角膜塑形镜在应对角膜散光时,为了保证镜片在角膜的中心定位和角膜塑形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使用环曲(toric)镜片使得镜片在两个主子午线上更加贴合人眼角膜。
角膜的形态,尤其是角膜前表面形态可以通过角膜地形图仪来精确、系统、全面的测量。正常人眼角膜地形图的常见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非对称领结形,约占32.1%,提示大部分人眼的角膜存在非对称性的角膜散光。而现有的角膜塑形镜只是针对角膜两条子午线,即默认人眼角膜散光是规则的对称性散光。故配戴现有的环曲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无法很好地在各个子午线上配适角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部分人即使戴了用环曲设计的角膜塑形镜,仍存在角膜偏位的症状,这也成了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四象限非对称角膜塑形镜,突破传统的双环曲设计,在定位弧区采用四象限非对称设计,根据角膜地形图分为平坦子午线上的两个象限和陡峭子午线上的两个象限,各象限之间的定位弧面呈渐进过渡,从而尽可能贴合患者角膜,使塑形镜更加适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象限非对称角膜塑形镜,包括圆形弧片状的镜体,镜体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和边弧区,所述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和边弧区由内而外一体化成型;所述定位弧区由四条子午线分成第一象限区、第二象限区、第三象限区和第四象限区,四条子午线均过基弧区的圆心,四条子午线由角膜地形图的陡峭主子午线平均K值和平坦主子午线平均K值确定,
四条子午线分别为陡峭子午线Ⅰ、陡峭子午线Ⅱ和平坦子午线Ⅰ、平坦子午线Ⅱ,其中,陡峭子午线Ⅰ和陡峭子午线Ⅱ分别以角膜地形图的角膜中心两侧的陡峭主子午线平均K值确定,平坦子午线Ⅰ和平坦子午线Ⅱ分别以角膜地形图的角膜中心两侧的平坦主子午线平均K确定,
第一象限区与第二象限区由陡峭子午线Ⅰ分区,且第一象限区与第二象限区渐进过渡连接;第二象限区与第三象限区由平坦子午线Ⅰ分区,且第二象限区与第三象限区渐进过渡连接;第三象限区与第四象限区由陡峭子午线Ⅱ分区,且第三象限区与第四象限区渐进过渡连接;第四象限区与第一象限区由平坦子午线Ⅱ分区,且第四象限区与第一象限区渐进过渡连接。
优选的,第一象限区的曲率由陡峭子午线Ⅰ所在的边缘向平坦子午线Ⅱ所在的边缘均匀递减;第二象限区的曲率由陡峭子午线Ⅰ所在的边缘向平坦子午线Ⅰ所在的边缘均匀递减;第三象限区的曲率由平坦子午线Ⅰ所在的边缘向陡峭子午线Ⅱ所在的边缘均匀递增;第四象限区的曲率由平坦子午线Ⅱ所在的边缘向陡峭子午线Ⅱ所在的边缘均匀递增。
优选的,定位弧区设置由内至外的环形分层结构,定位弧区由内层至外层以固定的矢高梯度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0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蝶阀气体流量的软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VR体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