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8581.3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3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林;邓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388 | 分类号: | A61B5/388;A61B5/389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李兴生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髓 神经 生理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模块和终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主动运动产生的电生理信号,并发送给终端;终端用于将采集模块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展示给医生。本发明提供的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装置采用唤醒试验原理,通过在患者小腿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设置的感应组件,来监测患者能否按照指令做出脚尖踩和脚尖勾两个动作,能够做出则说明脊髓神经未受损,由于采用的感应组件来监测肌肉的电生理信号,任何肌肉的细微动作都能够监测到,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同时该监测装置采集模块通过无线传输与终端连接,避免了手术台线缆过多对医生的干扰,或者碰掉数据线导致监测不准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脊柱外科手术是治疗颈椎疾病、胸椎疾病、脊柱侧弯、腰椎疾病、骶尾椎疾病、脊柱畸形、椎管狭窄及脊髓肿瘤等各类脊柱脊髓病变的有效方法。然而,脊柱外科手术过程常常会造成对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产生术后神经性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运动功能下降、截瘫、下肢瘫痪。许多神经功能损伤是由手术器械的机械性拉伸和压迫造成的,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避免,即使发生,如果发现及时可恢复,这就要求手术过程中通过运用术中脊髓监测技术,可使术者能够及时获取脊髓神经状态的反馈信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危险性,不仅将有助于预防脊髓神经损害,防止不可逆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还能使得对危重患者的手术得以安全开展。因而,在脊髓外科手术中,脊髓监测仪正作为一种必要的监护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现有脊髓监测手段包括唤醒试验、阵挛试验、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四种,但如果脊髓的损害是血管性的,由于运动通路与感觉通路的供血来源的不同,在运动功能损害的同时可无感觉功能的损伤,这样会导致脊髓监测的可靠性降低。
四种监测手段中准确性最高的是唤醒试验,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能够根据指令进行主动运动,来判断脊髓是否受到损伤,能够进行主动运动说明其脊髓功能正常,但是传统观察方法容易使医生分心,同时难以观察到患者肌肉的细微动作从而使监测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脊髓监护系统采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方法可靠性低,而传统唤醒试验监测不够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针对唤醒试验的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和终端,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主动运动产生的电生理信号,并发送给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将采集模块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展示给医生。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模块设置在患者一只或者两只小腿上,用于采集患者脚尖勾时胫骨前肌收缩和患者脚尖踩时腓肠肌、比目鱼肌收缩产生的电生理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感应组件、前处理器和信号发送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将所述前处理器和信号发送组件固定在患者小腿上,所述感应组件完全覆盖或局部覆盖胫骨前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用于感应胫骨前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收缩产生的电生理信号,并将电生理信号发送给所述前处理器,所述前处理器将电生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发送组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组件采用水凝胶电极、柔性可拉伸电极或干电极机构,并剪裁成X形或者蝴蝶形,包括一个中间部和四个伸出端,所述中间部将所述前处理器和信号发送组件固定在患者小腿后侧中部,所述伸出端对应固定在胫骨前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组件中部设置有采集盒,用于固定所述前处理器、信号发送组件,所述采集盒朝向患者侧中间设置有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电极和感应贴片,所述采集盒对应所述感应组件的四个伸出端处设置有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组件的四个伸出端各设置一个感应贴片与对应的感应电极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8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