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27997.3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8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严婷婷;朱亮;许鹏鹏;林伟;蔡厚平;周春煦;刘子卓;黄震;刘哲宏;李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G01N1/14;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都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7 | 代理人: | 何鑫鑫 |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水资源 承载力 评估 系统 | ||
1.一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评估模块;
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取得各个含水层的水质样品,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后得到各项水质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各项水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水资源质量指数,通过数据获取模块取得工业污染数据、城镇污染数据和农业污染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各项污染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环境污染指数,通过数据获取模块取得水环境生态数据和水资源总量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水环境生态数据和水资源总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水环境净化指数;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对水资源质量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和水环境净化指数的综合处理得到水资源的承载力指数;
所述评估模块将水资源的承载力指数与其他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数据进行对比得到评估结果;
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底端封闭的管体(100),所述管体(100)的环形外侧壁两端均固定套接有气栓(200),所述管体(100)的环形外侧壁中间位置两侧均开设有长槽孔(110),所述管体(100)位于长槽孔(110)位置处滑动套接有固定板一(300),所述固定板一(300)位于管体(100)的外侧固连有滑套(340),所述滑套(340)与管体(100)滑动套接,所述滑套(340)的外侧壁固连有气囊一(350),两个所述长槽孔(110)的内底面固连有固定板二(500),所述固定板二(500)与管体(100)固定套接,所述管体(100)外侧壁位于固定板二(500)的下方固定套接有气囊二(510),所述管体(100)的内侧壁位于固定板二(50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板一(300)移动的驱动组件(400),所述管体(100)的内侧壁位于长槽孔(110)上方位置由下至上依次固连有分隔板一(130)和分隔板二(140),所述固定板一(300)的顶面连通有单向阀三(310),所述分隔板一(130)的顶面连通有单向阀一(131),所述分隔板二(140)的顶面连通有单向阀二(141),所述单向阀二(141)的顶端连通有出水管(143),所述管体(100)内部设置有通线管(120),所述通线管(120)内设置有气道(124)和线道(125),所述气道(124)用于给气栓(200)、气囊一(350)和气囊二(510)供气,所述线道(125)用于线缆穿过,所述管体(100)的外侧壁位于分隔板二(140)上方开设有通孔(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0)包括电机(410),所述电机(410)与管体(100)内壁固连,所述电机(410)的输出端固连有螺杆(420),所述螺杆(420)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板二(500)和固定板一(300)并延伸至固定板一(300)的上侧,所述固定板一(300)的端面中心位置固连有内螺纹套(330),所述内螺纹套(330)与螺杆(420)旋合连接,所述螺杆(420)与固定板二(50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线管(120)的顶端向上依次贯穿固定板二(500)、固定板一(300)、分隔板一(130)、分隔板二(140)和管体(100)的顶端,且通线管(120)与固定板二(500)、分隔板一(130)、分隔板二(140)和管体(100)的顶端均固连,所述通线管(120)与固定板一(300)滑动套接,所述通线管(120)的外侧壁位于两个气栓(200)位置均开设有连通口一(121),所述连通口一(121)与气道(124)连通,所述连通口一(121)的一端贯穿管体(100)内侧壁并与对应气栓(200)连通,所述气囊一(350)的内侧壁位于一个长槽孔(110)位置连通有气嘴一(320),所述气嘴一(320)的一端贯穿滑套(340)并穿过一个长槽孔(110),所述气囊二(510)的内侧壁连通有气嘴二(520),所述气嘴二(520)的一端贯穿管体(100)的外侧壁延伸至管体(100)内部,所述通线管(120)的外侧壁位于固定板一(300)的上侧位置和固定板二(500)的下侧位置均连通有连通口二(122),所述连通口二(122)与气道(124)连通,所述气嘴一(320)和气嘴二(520)均通过软管与紧邻位置的连通口二(122)连通,所述通线管(120)的外侧壁位于固定板二(500)的下侧位置连通有出线口(123),所述出线口(123)与线道(12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79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边缘计算的园区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表面压力梯度测量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