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测试实验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7461.1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杜明超;刘亚;孙政贤;黄梁松;李玉霞;魏训涛;余铜柱;张代祥;钟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G01N3/02;G01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测试 实验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冲击动力学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测试实验平台,旨在解决现有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仅能针对某一工况进行对比测试,且测试变量种类较少,不利于全面评价手性蜂窝结构的综合性能的问题。该冲击测试实验平台,通过转动钢丝绳卷筒结构的转动手柄来调整壳型冲击重载结构的初始下落高度;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板的数量来调整壳型冲击重载结构的初始冲击重量;通过调整角度调整支腿卡入角度调整槽的位置来调整壳型冲击重载结构的初始冲击角度,进而完成不同入射条件下的定量化测试研究,多方位对比不同结构的测试试验样件的吸能缓冲效果,能够实现多工况下的对比测试,测试变量种类较多,有利于全面评价手性蜂窝结构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动力学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测试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手性蜂窝结构是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拉胀材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梯度多孔结构,手性蜂窝结构具有低比密度、高比强度刚度、抗震抗冲击、结构可调整性强等优点,可以实现面内变形、面外承载以及隔振的多重作用,在众多碰撞及冲击能量吸收技术领域(比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汽车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手性蜂窝类型繁多,且通过更改其结构参数或旋转方向即可生成一种新的结构,新生成的手性蜂窝结构的吸能缓冲效果(如吸能比例以及缓冲后冲击作用力大小)是衡量新型结构优劣的重要参考,通过控制某一变量,实现对不同手性结构的定量化测试,是评价新型手性蜂窝结构的重要方式。
然而,现有的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仅能针对某一工况进行对比测试,且测试变量种类较少,不利于全面评价手性蜂窝结构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以解决现有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仅能针对某一工况进行对比测试,且测试变量种类较少,不利于全面评价手性蜂窝结构的综合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测试实验平台,包括冲击测试系统和成像捕获系统,成像捕获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和高速摄像机,冲击测试系统包括型材框架、钢丝绳、钢丝绳卷筒结构、变向定滑轮、吊钩、电磁铁、壳型冲击重载结构和承载底板角度调整结构,壳型冲击重载结构包括壳型装载框、配重板和转换法兰,钢丝绳卷筒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型材框架的顶部侧边位置,变向定滑轮通过固定架安装在型材框架的顶部中间位置,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钢丝绳卷筒结构上,钢丝绳的另一端在钢丝绳卷筒结构上缠绕后从钢丝绳卷筒结构的下端引出,且在通过变向定滑轮后固定在吊钩上,吊钩钩在电磁铁上端的吊环上,电磁铁与转换法兰的小圆端通过磁力连接,转换法兰的大圆端与壳型装载框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壳型装载框内安装配重板;
承载底板角度调整结构包括承载底板、角度调整支腿、角度调整槽和铰链座,铰链座固定在型材框架上,承载底板的一端与铰链座转动连接,承载底板的另一端与角度调整支腿的一端转动连接,型材框架上设置角度调整槽,角度调整支腿的另一端卡入角度调整槽内。
在上述的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中,可选的是,钢丝绳卷筒结构包括转动手柄、棘轮、卷筒、卷筒支架、防逆转弹簧和防逆转块,转动手柄、棘轮固定在卷筒的一端且三者同轴设置,卷筒转动安装在卷筒支架上,防逆转块的中部铰接在卷筒支架上,防逆转块的一端与卷筒支架上固定的防逆转弹簧连接,防逆转块的另一端卡入棘轮的齿槽内。
在上述的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中,可选的是,防逆转块为棘爪。
在上述的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中,可选的是,转动手柄上设置防滑纹。
在上述的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中,可选的是,壳型装载框的两侧对称固定两个直线滑块轴承座,直线滑块轴承座滑动安装在直线光轴导轨上,直线光轴导轨的下端固定在立式光轴支架上,直线光轴导轨的上端固定在型材框架上,立式光轴支架固定在型材框架上。
在上述的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中,可选的是,型材框架采用铝合金型材搭建构成。
在上述的冲击测试实验平台中,可选的是,壳型装载框由五块钢板固定而成,壳型装载框的一端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7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