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扁平线电感器成型工装及成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25825.2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1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开建;张超;杨陆;张峰平;范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F41/076 | 分类号: | H01F41/076;H01F41/077;B21F1/00;H01F41/061;H01F41/074 |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博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5 | 代理人: | 杨金涛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扁平 电感器 成型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扁平线电感器成型工装及成型方法,其工装用于将扁平线圈成型为扁平线电感器,包括一基座,所述扁平线圈包括线圈部、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基座顶部设有一放置部和一定位机构,基座正面还可拆卸连接一压板,所述压板至少包括一水平段,其厚度、宽度分别为成型后扁平线电感器的引脚高度、引脚长度。所述成型方法用于利用该成型工装,对扁平线电感器成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扁平线电感器引脚的成型只能采用手动弯折或者引进国外先进自动化设备的技术缺陷,实现了扁平线电感器引脚的手动高精度成型,保证了扁平线电感器的工艺一致性,有利于多品种、小批量扁平电感器的成型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器成型工装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扁平线电感器成型工装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扁平线电感器具有承受电流大、工作频率高、工作温度宽、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短波超短波功放模块、高频开关电源、雷达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中。当前国内的扁平线电感器产品大多任依赖于美国的Coilcraft、日本的村田、TDK等公司,国产化程度较低。
扁平线电感器引脚的成型当前主要是手动弯折或者引进国外先进自动化设备,前者成型工艺误差比较大,且容易伤线,成型难度大,不利于产品性能参数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后者则成本太高,不适用于扁平线电感器品种多但批量小的企业。
扁平线电感器采用扁平线圈进行引脚弯折成型,扁平线圈包括线圈部、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弯折的结构可参见图2,将图2左侧结构弯折成图2右侧结构。弯折后的引脚高度为D,引脚长度为W。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产品性能参数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高、成都低廉的一种可调式扁平线电感器成型工装及成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调式扁平线电感器成型工装,用于将扁平线圈成型为扁平线电感器,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矩形基座,所述基座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扁平线圈包括线圈部、分别位于线圈部正面和背面且竖直向上设置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宽度、厚度均相同;
所述基座顶部设有一放置部和一定位机构,所述放置部包括放置孔、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两条引脚定位槽,所述放置孔贯穿基座正反两面、内径与线圈部外径匹配,且当线圈部位于放置孔中时,第一缺口正对第一引脚,其深度使线圈部正面与基座正面平齐,第二缺口正对第二引脚,其深度大于线圈部厚度,引脚定位槽位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延长线上,深度为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厚度、宽度为第一引脚或第二引脚的宽度;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片和支撑螺杆,定位片位于放置孔并能沿第二缺口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支撑螺杆从基座背面伸入放置孔中与定位片接触,并与放置孔螺纹配合;
所述基座正面可拆卸连接一压板,所述压板至少包括一水平段,所述水平段厚度为成型后扁平线电感器的引脚高度、水平段宽度为成型后扁平线电感器的引脚长度,水平段顶部与基座顶部平齐,且正对两引脚定位槽处分别设有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引脚定位槽延长线方向设置、贯穿压板两端、深度和宽度均与引脚定位槽相同;
两导向槽朝向压板正面的一端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贯穿水平段底部的竖直槽。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为开口朝下的U形,基座正面设有支撑压板两端的支撑梁。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底部也设有一放置部,放置部处设有匹配的定位机构和压板,且顶部和底部的放置部对应不同尺寸的扁平线圈。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基座与压板通过固定销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销与压板由非金属耐磨材料加工而成。
一种可调式扁平线电感器成型工装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未经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5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