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卷机构及贴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3611.1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04 | 分类号: | B65H16/04;B65H16/00;B65H20/02;B65H23/26;B65H26/00;B65H35/07;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516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放卷机构及贴胶装置,涉及贴胶技术领域。放卷机构包括机架、料辊、主动辊及缓存机构。料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料辊上卷绕有料带。主动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缓存机构连接于机架,料带依次绕过主动辊和缓存机构。缓存机构用于接收并缓存料辊放卷的料带。该放卷机构通过设置主动辊带动料带主动放卷,缓存机构可以对放卷的料带进行缓存,后续工艺可以从缓存机构中取用缓存的料带,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容易控制取用料带的长度。在料带为胶带时,通过将其缓存至缓存机构,再从缓存机构取用,能够避免拉动胶带而使胶带被张地太紧,降低胶带与过辊接触的紧密程度,从而避免胶带粘接于过辊而导致放卷失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贴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卷机构及贴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贴胶这一步工序,在某些工艺或者产品中,贴胶所用的胶带具有较强的粘性,在拉动胶带的一端并将其从料辊上放卷的过程中,胶带被张得过紧,胶带与过辊紧密接触,此时由于贴胶所用的胶带的粘性较强,胶带容易粘接于过辊,从而导致放卷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卷机构及贴胶装置,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对胶带进行放卷时胶带容易粘接于过辊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机架、料辊、主动辊及缓存机构,所述料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料辊上卷绕有料带;所述主动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缓存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料带依次绕过所述主动辊和所述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用于接收并缓存所述料辊放卷的所述料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放卷机构通过设置主动辊带动料带主动放卷,缓存机构可以对放卷的料带进行缓存,后续工艺可以从缓存机构中取用缓存的料带,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容易控制取用料带的长度。在料带为胶带时,通过将其缓存至缓存机构,再从缓存机构取用,能够避免拉动胶带而使胶带被张地太紧,降低胶带与过辊接触的紧密程度,从而避免胶带粘接于过辊而导致放卷失败。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存机构包括张紧辊,所述张紧辊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料带绕过所述张紧辊,所述张紧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张紧辊被配置为在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缓存机构接收并缓存所述料辊放卷的所述料带;所述张紧辊还被配置为在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缓存机构释放缓存的所述料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张紧辊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在主动辊对料带进行放卷时,张紧辊会相对于机架移动,使得料带的张紧力在放卷的前后保持一致。由于张紧辊的移动,使得放卷的料带能够被缓存在缓存机构中。当主动辊转动,带动料带放卷时,张紧辊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从缓存机构中取用缓存的料带时,张紧辊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由于张紧辊是能够相对于机架移动的,因此,从缓存机构中取用缓存的料带时不会使料带被张的太紧,便于取用料带。再者,张紧辊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所需要的料带的长度是一定的,若每次都将缓存机构缓存的料带全部取用,则取用的料带的长度是一定的,因此也能够精准控制取用的料带的长度。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存机构包括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和所述第二过辊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料带依次缠绕过所述第一过辊、所述张紧辊和所述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和所述第二过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张紧辊的移动轨迹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并使料带依次缠绕过第一过辊、张紧辊和第二过辊,在张紧辊移动时,位于张紧辊移动轨迹两侧的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能够共同分担料带的张紧力,使得料带不会被张地太紧,降低胶带与过辊接触的紧密程度,从而避免胶带粘接于过辊而导致放卷失败。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辊和所述第二过辊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移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3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识别移动小动物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分类的智慧园区智能工服识别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