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缸盖成品导管座圈的柔性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23008.3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万新涛;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缸盖 成品 导管 座圈 柔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缸盖成品导管座圈的柔性压装装置,包括:压装装置主体,压装装置主体包括机床、压装框架、上缸盖调节机构、下缸盖调节机构、柔性压装机构,压装框架设置在机床上,上缸盖调节机构设置在压装框架上,下缸盖调节机构设置在压装框架,柔性压装机构配设在压装框架上。该用于缸盖成品导管座圈的柔性压装装置可避免缸盖承压局部、座圈产生过压变形的缺点,这样使得导管、座圈可以无需再加工,直接进行缸盖的分装,座圈密封部位的圆度和和跳动度误差较小,节省了缸盖后序加工设备,而且还是传统加工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如缸盖导管座圈加工中心、最终清洗机等设备;节省了设备投资,大幅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生产场地,提高物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装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缸盖成品导管座圈的柔性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缸盖导管座圈压装的传统工艺:一般采用卧式压装方式进行导管和座圈的对压,缸盖定位夹紧夹具通过十字伺服滑台或者机器人进行导管座圈孔的坐标定位和缸盖顶面(导管孔沉台)的反靠支承定位。首先是左侧伺服电缸进行座圈的压装,待压装到位后保压,右侧的伺服电缸进行导管的压装。左侧伺服电缸压装座圈保压的压力高于右侧伺服电缸压装导管的压力,其差值≥500kg。一般地,导管压装力范围在1500~3000kg以内,座圈压装力范围在800~1500kg以内。为了平衡导管的压装力,只有将座圈的压装力提升到3500kg以上,才能支承导管压装的冲击。因此缸盖、座圈就得承受3500kg以上的冲击性压力,缸盖承压局部、座圈就会产生过压变形,座圈密封部位的圆度和和跳动度误差会大幅度上升,以致压装后的导管内孔和座圈内孔必须留有加工余量,进行再加工后才能保证其各项精度指标。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缸盖成品导管座圈的柔性压装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缸盖成品导管座圈的柔性压装装置,包括:压装装置主体,所述压装装置主体包括机床、机床龙门架、上缸盖调节机构、下缸盖调节机构、柔性压装机构,所述柔性压装机构可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床上,所述机床龙门架设置在所述机床上,所述上缸盖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床龙门架上,所述下缸盖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床上;
所述柔性压装机构包括导管压装机构、座圈压装机构以及压装框架,所述压装框架设置在所述机床上,所述导管压装机构设置在所述压装框架的左侧,所述座圈压装机构设置在所述压装框架的右侧;
所述导管压装机构包括伺服电缸、导管浮动压杆组、导管压杆切换滑台,所述伺服电缸设置在所述导管浮动压杆组的左端,所述导管压杆切换滑台配设在所述导管浮动压杆组上用于切换所述导管浮动压杆组;
所述导管浮动压杆组设置在所述压装框架的左侧,所述导管浮动压杆组包括压杆外架、压杆内架、第一导管浮动压杆、第二导管浮动压杆,所述压杆外架设置在所述压装框架的左侧,所述伺服电缸设置在所述压杆外架的左端,所述压杆内架设置在所述压杆外架内并与所述伺服电缸连接,所述导管压杆切换滑台设置在所述压杆外架的右端,所述第一导管浮动压杆、第二导管浮动压杆穿设在所述导管压杆切换滑台上,并与所述压杆内架连接,所述第一导管浮动压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导管弹性压头,所述第二导管浮动压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导管弹性压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缸盖成品导管座圈的柔性压装装置,所述座圈压装机构包括座圈压杆切换滑台、多个座圈浮动压杆,所述座圈压杆切换滑台设置在所述压装框架的右侧,多个所述座圈浮动压杆设置在所述座圈压杆切换滑台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3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