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黑板灯具防眩光安装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2751.7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程敏;贺民;俞浙铭;杨远礼;陈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认尚动(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6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黑板 灯具 眩光 安装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黑板灯具防眩光安装方法及系统,涉及教室照明光环境设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第一坐标系;当第一坐标系中的F点、D点、A点和B点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初始黑板灯具安装动点P;其中,第一预设条件m<h+n+w‑172,m为黑板灯具出光口面中心与黑板面的距离,h为黑板下边缘离地面的垂直距离BD,n为黑板灯具出光口面中心到黑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GA,w为黑板上边缘到黑板下边缘的距离AB,172表示教师身高DF为172厘米。本发明在实现黑板照度及照度均匀度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LED黑板灯具对教师产生的不舒适眩光,提高了教师上课质量和课堂效率。
本发明是发明名称为“一种教室LED黑板灯具防眩光安装方法”的分案申请,其中,母案的申请号为202010121057.2,申请日为2020.02.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室照明光环境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黑板灯具防眩光安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合理的教室照明环境是改善视力健康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条件之一。为此,全国各地陆续展开了教室灯光改造的试点工作。同时,教室照明灯具产品的设计以及教室光环境设计也引起各大厂家的重视。
教室光环境改造的主要难点是黑板灯的设计及安装方法,从教室现场了解可知,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黑板灯对教师产生的眩光过大,会引起教师的强烈反应。因此,若能针对当前LED黑板灯具的特点以及黑板灯具照明所引起的眩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眩光的安装方法,满足黑板照明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减小对教师产生眩光影响,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黑板灯具防眩光安装方法及系统,在实现黑板照度及照度均匀度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LED黑板灯具对教师产生的不舒适眩光,提高了教师上课质量和课堂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LED黑板灯具防眩光安装方法,LED黑板灯具安装在黑板前上方,所述防眩光安装方法包括:
建立第一坐标系;所述第一坐标系以天花板所在墙壁作为x轴,以黑板所在墙壁作为y轴;
当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F点、D点、A点和B点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初始黑板灯具安装动点P;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m<h+n+w-172,m为黑板灯具出光口面中心与黑板面的距离,h为黑板下边缘离地面的垂直距离BD,n为黑板灯具出光口面中心到黑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GA,w为黑板上边缘到黑板下边缘的距离AB,172表示教师身高DF为172厘米。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还包括
其中,θ表示黑板灯边缘光线与人眼的夹角。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黑板灯具防眩光安装系统,LED黑板灯具安装在黑板前上方,所述防眩光安装系统包括:
坐标系确定模块,用于建立第一坐标系;所述第一坐标系以天花板所在墙壁作为x轴,以黑板所在墙壁作为y轴;
安装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坐标系中的F点、D点、A点和B点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初始黑板灯具安装动点P;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m<h+n+w-172,m为黑板灯具出光口面中心与黑板面的距离,h为黑板下边缘离地面的垂直距离BD,n为黑板灯具出光口面中心到黑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GA,w为黑板上边缘到黑板下边缘的距离AB,172表示教师身高DF为172厘米。
可选地,所述安装位置确定模块还包括: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还包括
其中,θ表示黑板灯边缘光线与人眼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认尚动(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认尚动(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2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冷冻结晶系统
- 下一篇:小麦淀粉浆的浓缩工艺及其蒸发浓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