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向矫直机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2534.8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9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翟华;陈建富;孔卓;吴海波;周志江;李贵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1 | 代理人: | 张婉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向 矫直机 接触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向矫直机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包括矫直机机体,矫直机机体上设有竖向矫直组、侧向矫直组和侧砧板,所述竖向矫直组的压头和侧砧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直线度测量装置。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钢轨直线度的多点同时测量,测量效率高、测量范围广,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非接触测量,不存在磨损问题,测量精度高;通过在竖向矫直组和侧砧板上安装直线度测量装置;实现竖直和水平方向的直线度测量,通过手轮带动蜗轮减速器转动,实现整个直线度测量装置的转动,可以对不同型号的钢轨进行测量;通过保护装置和除尘装置,使激光位移传感器能够适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寿命得到延长,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路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双向矫直机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钢轨是铁路路线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特性。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不断发展,列车的车速越来越快,对钢轨的精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平稳性,就必须对钢轨的直线度进行检测并进行矫直。现有的钢轨直线度测量方式主要是人工利用卡尺进行接触式测量,存在费事费力、效率低下和测量误差大等问题。公布号CN205843531U公开了一种测量电梯导轨直线度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吸盘定位导轨,并通过移动百分表来测量不同位置的直线度,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吸盘吸附不够可靠,测量误差大,百分表的探头会磨损,无法实现多点测量等问题,目前虽然有采用激光测距仪测量直线度的装置,但固定布置,不能实现不同型号钢轨的测量矫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向矫直机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双向矫直机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包括矫直机机体,矫直机机体上设有竖向矫直组、侧向矫直组和侧砧板,所述竖向矫直组的压头和侧砧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直线度测量装置;
所述直线度测量装置包括转动调节装置,转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槽两端的支座,每个支座上均通过轴承安装有高精度轴,两个高精度轴上通过固定块固定有高精度板,高精度板上安装有不少于两个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其中一个支座外侧固定有蜗轮减速器,该支座上的高精度轴与蜗轮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蜗轮减速器的输入端设有手轮。
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槽处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通过螺钉安装于支座上的保护壳,保护壳内侧角等距离设有条形筋,保护壳上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槽。
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通过支架固定于高精度板上的喷嘴,喷嘴沿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前侧等距离设置,喷嘴通过支管与沿安装槽长度方向设置的气管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通槽侧壁的中部安装有轴支撑,轴支撑上可转动连接有稳定轴,稳定轴的两端通过固定块与高精度板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限定,每个高精度板上激光位移传感器等距离排列,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两侧通过安装架固定于高精度板远离固定块的一侧,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激光束射口和激光束接收面位于远离高精度板的一侧。
进一步限定,每个高精度板上喷嘴均为三个。
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护壳距离安装槽的边缘留有间隙。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钢轨直线度的多点同时测量,测量效率高、测量范围广,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非接触测量,不存在磨损问题,测量精度高;
(2)通过在竖向矫直组和侧砧板上安装直线度测量装置,实现竖直和水平方向的直线度测量,通过手轮带动蜗轮减速器转动,实现整个直线度测量装置的转动,可以对不同型号的钢轨进行测量;
(3)通过保护装置和除尘装置,使激光位移传感器能够适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寿命得到延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2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