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式传动机构、电子锁、以及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2030.6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4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忠;陈广新;凌梦婷;黄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正域睿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86 | 代理人: | 王锦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传动 机构 电子锁 以及 充电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动式传动机构,包括:螺杆、套接螺杆的螺母、以及套接螺母的推块。螺杆的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设有第一止挡部。当螺母运动至第一止挡部时,螺母受到第一止挡部的限制以使得螺母与螺杆同步转动。推块为直线滑动设置且设有啮合螺母的内螺纹。推块背离第一止挡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止挡部。当螺母运动至第二止挡部时,螺母受到第二止挡部的限制以使得螺母与推块同步直线滑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锁和一种充电设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螺杆、螺母、以及推块构成差动式的传动机构,使得使用者在手动解锁时,降低来自于驱动器的阻力,减少使用者在手动解锁时所需要施加的作用力,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差动式传动机构,一种包括该差动式传动机构的电子锁,以及一种包括该电子锁的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充电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充电桩和车端充电座。基于使用安全的考虑,通常在充电桩的充电枪或者车端充电座上,都会设置电子锁(也可以称为锁止器),以防止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脱落,降低使用者触电的风险。以充电枪为例,在充电过程中,电子锁会将充电枪上用于扣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的扣接件锁住(例如,通过锁止件将扣接件顶住),即使使用者触碰了解锁开关,扣接件也无法回收,确保充电枪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维持在连接状态。当充电完毕后,电子锁收到控制系统的解锁信号后,其内部的驱动器动作以解除对扣接件的限制,使用者操作解锁开关便可以控制扣接件回收,接着便可以将充电枪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拔出。考虑到突发情况的出现(例如,控制系统失效或者电子锁的驱动器失灵),电子锁通常会设置手动解锁机构,使用者通过手动解锁机构可以手动地迫使电子锁进入解锁状态,从而解除对充电枪的限制。
传统的电子锁存在的弊端在于:当使用者操作手动解锁机构时,需要克服电子锁的驱动器的扭矩所带来的阻力,而大多数的厂家为了增大驱动器的扭矩,通常还会设置齿轮箱(也称为减速机)。因此,使用者需要施加很大的作用力才能驱动手动解锁机构动作以达到手动解锁的目的,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式传动机构,利用螺杆、螺母、以及推块构成差动式的传动机构,使得使用者在手动解锁时,降低来自于驱动器的阻力,减少使用者在手动解锁时所需要施加的作用力,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差动式传动机构,包括:
螺杆;螺杆的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用于连接驱动器且设有第一止挡部;
套接螺杆的螺母;当螺母运动至第一止挡部时,螺母受到第一止挡部的限制以使得螺母与螺杆同步转动;以及
套接螺母的推块;推块用于连接锁止件和手动解锁机构,且推块为直线滑动设置;推块设有啮合螺母的内螺纹;推块、螺母、以及螺杆为共轴设置;推块背离第一止挡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止挡部;当螺母运动至第二止挡部时,螺母受到第二止挡部的限制以使得螺母与推块同步直线滑动。
上述差动式传动机构,使用时,螺杆连接电子锁的驱动器以获取动力,而推块连接电子锁的锁止件和手动解锁机构。当电子上锁时,螺杆在驱动器的带动下正转,此时,螺母相对螺杆360°旋转的同时往靠近推块的方向直线移动。当螺母运动至推块的第二止挡部时,在第二止挡部的限制下,螺母停止旋转并且带动推块直线前移。当电子解锁时,螺杆在驱动器的带动下反转,此时,螺母相对螺杆360°旋转的同时往背离推块的方向直线移动。当螺母运动至螺杆的第一止挡部时,在第一止挡部的限制下,螺母相对螺杆静止并且带动推块直线后移。当手动解锁时,在手动解锁机构的带动下,推块后移,此时,在第二止挡部的限制下,螺母被推块推动而后移,在螺母运动至第一止挡部之前,螺母可以相对螺杆360°旋转,因此,在此过程中,手动解锁机构不会受到来自于驱动器的扭矩所带来的阻力,减少使用者在手动解锁时所需要施加的作用力。通过上述设计,利用螺杆、螺母、以及推块构成差动式的传动机构,使得使用者在手动解锁时,降低来自于驱动器的阻力,减少使用者在手动解锁时所需要施加的作用力,提升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2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