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0647.4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顾佳星;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亦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5B31/00;F25B41/20;F25B41/40;F25B41/31;F25B41/34;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精密 温度 控制系统 | ||
1.一种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CW系统(100)、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低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300)和循环液系统(400)组成的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
所述PCW系统(100)用于输入厂务冷却水并与冷媒进行换热带走冷媒中的热量后再回到PCW系统(100)中的回水系统中;
所述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用于与PCW系统(100)输入的厂务冷却水进行换热后降低冷媒压力、调整冷媒流量,并与低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300)中冷媒进行换热,使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所述低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300)用于吸收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中冷媒的冷量使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中的冷媒变为低压气体,并与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中冷媒进行换热后降低冷媒压力、调整冷媒流量,使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所述循环液系统(400)用于吸收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和低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300)中冷媒的冷量进行降温,并对循环液系统(400)中的流体温度微调后供给客户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W系统(100)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过滤器(17)、冷凝器(18)、第一手阀(19)和压力控制阀(20);
所述过滤器(17)的出液端与冷凝器(18)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冷凝器(18)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手阀(19)和压力控制阀(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包括第一压缩机(21)、第一压力开关(22)、第一高压压力表(23)、第一高压压力传感器(24)、第一视液镜(25)、第一电子膨胀阀(26)、第二电子膨胀阀(27)、第三电子膨胀阀(28)、预冷器(29)、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30)和第一低压压力表(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21)的一端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高压压力表(23)、第一高压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电子膨胀阀(27)相连,另一个支路与冷凝器(18)相连;
所述冷凝器(18)通过管路与第一视液镜(25)相连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三电子膨胀阀(28)和预冷器(29)连通,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7)的末端与第三电子膨胀阀(28)出液端连通,另一个支路从第一视液镜(25)的后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26)连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6)的出液端与预冷器(29)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6)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低压压力传感器(30)、第一低压压力表(31)以及第一压缩机(21)的冷媒进入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开关(22)通过管道并接在第一压缩机(21)的两个端口上,所述第一压力开关(22)用于设置高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200)中冷媒压力的高低压上下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高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侧压缩机冷媒制冷系统(300)包括第二压缩机(32)、油分离器(33)、第二压力开关(34)、第二高压压力传感器(35)、第二高压压力表(36)、第二视液镜(37)、第四电子膨胀阀(38)、第五电子膨胀阀(39)、第六电子膨胀阀(40)、膨胀罐(41)、第二低压压力表(42)和第二低压压力传感器(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亦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亦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06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酵废渣基聚氨酯海绵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