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19853.3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1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怀春;孙健超;彭献勇;王志;闫伟杰;余波;陈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道花 |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运行 数据 分析 燃烧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机组过去一段时间内DCS存储的相关历史运行数据;
步骤2:设全部运行数据集为:A(m,k),其中m为采样序号,m=1,2,3......M,M为总数据采样数;k代表运行参数,k=1,2,3......K;将不同负荷、气温区间的数据包归在不同的数据子集中,运行数据表示为:X(i,j,k,l)i代表划分的负荷区间数,i=1,2,3......I个;j代表划分的气温区间数,j=1,2,3......J个;k代表运行参数,k=1,2,3......K;l代表该子集内数据包的个数,也即工况点个数,l=1,2,3......L(i,j)个,各个子集内工况点个数是存在差异的,M=∑L(i,j);由式(1)计算不同负荷、不同气温区间的运行数据子集内的所有运行参数的平均值:
步骤3:对计算得到的进行补缺和平滑滤波,得到用于进一步分析的运行数据的稳态分量
步骤4:获得运行数据的稳态分量后,从全部运行数据集A(m,k)中减去对应的稳态分量结果为波动运行数据集;
步骤5:计算出各参数与总煤量和/或烟气NOx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
步骤6:根据得到的相关系数,分析正相关系数大于0.1和负相关系数小于-0.1的运行参数对燃烧经济性和污染物生成的影响,给出优化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机组过去一段时间内DCS存储的相关历史运行数据,将机组整个负荷、气温区间各划分为20-30个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选取的运行参数涵盖锅炉运行主要监测和控制参数,包括实际负荷、主蒸汽参数中流量、压力、温度、给水流量、总燃料量、各层燃烧器给煤量、总风量、送风量、引风量、全部二次风门开度、烟气含氧量、排烟温度、NOx浓度和送风机入口风温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不同运行参数的数值相差较大,进一步计算相对波动分量ΔA(m,k)如下:
其中,(i,j)为m采样时刻机组所处的负荷和气温区间序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线性相关系数法计算出各参数与总煤量和/或烟气NOx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
其中:相关系数r(k,k')是针对全部k个采样参数,有r(k,k')=r(k',k)且r(k,k)=1;分析每一个采样参数与其他所有采样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变化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选择DCS记录的燃料量大小直接作为锅炉效率和机组经济性评价参考指标,加上NOx排放值,联合作为优化工况筛选依据;
其中L'(i',j')是L(i,j)的子集,kFuel为DCS燃料量的大小,kNO为NOx排放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运行数据分析的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得的L'(i',j')后,再使用公式(1)计算各个区段的均值,作为优化控制参数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98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车
- 下一篇:一种业务办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