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衡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9832.1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旋;唐方毅;曾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车泰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J25/0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段志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车,包括外壳、两个车轮、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踩踏部,两个所述车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壳,设两个所述车轮的中心距为S1;两个所述踩踏部与所述外壳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设两个所述踩踏部的中心距为S2,S2/S1的值为T,T的取值范围为0.55‑0.75。上述的平衡车,在外壳背离的两端均连接有车轮,两个踩踏部分别相对于外壳对位、对称设置,并将踩踏部中心距S2与车轮中心距S1的比值T的取值范围设为0.55‑0.75,有利于避免用户站立时双脚距离过窄或过宽,方便用户踩踏和站立。此外,在面对多样复杂的路况时,用户能够快速调整平衡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提升平衡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又称代步车)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具有体积小、骑行灵活的特点。平衡车的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础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目前,市场上的平衡车常为两侧连接的结构,通常采用“在踩踏区域设置脚垫”的方法,为用户提供站立空间。而目前市场上平衡车并没有对踩踏区域的具体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造成用户很难在踩踏区域上保持正常、自然的站立姿势,不利于用户快速调整平衡车的运动状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用户踩踏和站立的平衡车。
一种平衡车,包括外壳、两个车轮、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踩踏部,两个所述车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壳,设两个所述车轮的中心距为S1;两个所述踩踏部与所述外壳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设两个所述踩踏部的中心距为S2,S2/S1的值为T,T的取值范围为0.55-0.75。
上述的平衡车,在外壳背离的两端均连接有车轮,两个踩踏部分别相对于外壳对位、对称设置,并将踩踏部中心距S2与车轮中心距S1的比值T的取值范围设为0.55-0.75,有利于避免用户站立时双脚距离过窄或过宽,方便用户踩踏和站立。此外,在面对多样复杂的路况时,用户能够快速调整平衡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提升平衡车的安全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踩踏部上设有踩踏位,所述踩踏位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轴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踩踏位的中部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踩踏位的两端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踩踏位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菱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踩踏位为规则图形时,两个所述踩踏部的中心距为两个所述踩踏位图形中心之间的连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踩踏部包括至少两个子踩踏部,至少两个所述子踩踏部离散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子踩踏部所在区域形成踩踏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踩踏位的投影轮廓为规则图形;或所述踩踏位的投影轮廓为不规则图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各设有一个所述踩踏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车还包括控制器和感应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车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踩踏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车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车泰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车泰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9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