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叠合板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7657.2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远;赵永强;胡中平;范键;曹晨;张鹏远;聂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叶曼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叠合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叠合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预制板内预埋带有旋丝螺杆的锚具,浇筑混凝土;(2)将第一道垫片和螺母依次旋入旋丝螺杆相应高度处,然后通过旋丝螺杆安装H型钢,再依次旋入第二道垫片、螺母;(3)预制板脱模;(4)将预制板运至现场;(5)在施工现场预制板安装过程中,先将预制板两边端部下方设置支撑,然后将预制板放置其上;(6)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处,形成现浇混凝土层;(7)待现浇混凝土层成型后,拆除H型钢并转运回收;(8)对裸露的旋丝螺杆进行切割回收。本发明通过锚具、H型钢和螺母等结构的配合来取代传统桁架筋作用,可大幅减少板底支撑的数量,同时H型钢可重复利用,实现建筑低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结构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叠合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装配式建筑正大力推广。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在目前的叠合板施工中,普遍在预制板内设置桁架筋,其作用仅是提高板的刚度、增强板上下层的连接性能和结合面的抗剪性能,防止板在吊装和施工过程开裂。但由于桁架筋自身随现浇层浇筑埋入板内,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材料使用的性价比较低,施工成本进一步提高。同时,在目前的预制板现场安装过程,由于桁架筋对预制板的作用有限,板底通常需要设置非常密的顶撑进行支撑,这无疑伴随巨大的人工作业量,同时也占用下层的作业面空间,对工程整体的高效工序穿插也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叠合板施工方法,其通过锚具、H型钢和螺母等结构的配合来取代传统桁架筋作用,并可大幅减少板底支撑的数量,同时H型钢可重复利用,实现建筑低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新型叠合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预制过程中,在预制板内提前预埋锚具,锚具包括锚板与旋丝螺杆;待锚具全部预埋完成,浇筑混凝土;
(2)待预制板浇筑成型后,将第一道垫片和螺母依次旋入旋丝螺杆至相应高度处,然后通过旋丝螺杆安装H型钢,再依次旋入第二道垫片、螺母,并将其旋紧至H型钢上表面;
(3)预制板脱模;
(4)通过吊装H型钢将步骤(3)完成的预制板运送至施工现场;
(5)在施工现场预制板安装过程中,将预制板两边端部下方设置支撑,然后将预制板放置其上;
(6)在预制板上浇筑混凝土至达到设计标高处,形成现浇混凝土层;
(7)待现浇混凝土层成型后,拆除H型钢并转运回收;
(8)对裸露在浇混凝土层外的旋丝螺杆进行切割和回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预制板的底部还提前预埋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锚具的锚板相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锚板固定于预制板内部;旋丝螺杆的一端与锚板固定相连,其另一端沿锚板向上延伸至延伸出所述预制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2)中,第一道垫片和螺母、H型钢以及第二道垫片、螺母均安装在延伸出预制板之外的旋丝螺杆上;并且,所述H型钢上开设有螺杆穿孔,旋丝螺杆通过所述螺杆穿孔穿过H型钢;两个所述螺母与旋丝螺杆螺纹旋转配合,用于固定所述H型钢在旋丝螺杆上的高度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5)中,待预制板安装就位后,还包括布置机电管线和预埋件的步骤;待机电管线布置和预埋件埋设完成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8)步骤后,还包括装饰层施工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7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