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灶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16262.0 | 申请日: | 2022-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田源;李玉强;翟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家标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324 | 代理人: | 孙丽娜 |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灶具 方法 装置 智能 | ||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该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包括:获取锅具的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将当前温度、所述设定温度和当前温度的当前差值作为模糊推理的输入项,并通过模糊推理输出对应的当前加热档位、当前预热时长;根据当前加热档位、当前预热时长控制灶具执行预热阶段的烹饪程序。通过在烹饪的初始预热阶段,根据设定温度和检测到的锅具当前温度,利用模糊推理确定用于灶具加热档位调节的控制策略,使得火力调节平稳,准确高效地完成烹饪程序的预热阶段。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灶具的装置及智能灶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厨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灶具作为智能烹饪技术中不可缺少的设备,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需要配合智能锅具、智能烟机等设备实现烹饪过程中的自动调节。例如在锅具内部设置传感器等温度获取装置,从而执行相应的烹饪控制策略。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灶具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设定温度,以及锅具的当前温度,并根据锅具的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调节灶具的火力级别,使得锅具温度向设定温度靠近,从而实现灶具的智能控制。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设定温度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食材确定的,而检测的锅具当前温度实际为锅体温度,而锅体材料与锅内食物的导热系数不同,导致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与食物实际温度也有差异。因此,直接根据锅具的温度检测情况和设定温度的差值进行灶具火力调控时,可能会导致控制精度差的问题,影响烹饪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灶具,以提高根据锅具的温度对灶具火力进行调控时的精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包括:获取锅具的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将当前温度、所述设定温度和当前温度的当前差值作为模糊推理的输入项,并通过模糊推理输出对应的当前加热档位、当前预热时长;根据当前加热档位、当前预热时长控制灶具执行预热阶段的烹饪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灶具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锅具的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模糊推理模块,被配置为将当前温度、所述设定温度和当前温度的当前差值作为模糊推理的输入项,并通过模糊推理输出对应的当前加热档位、当前预热时长;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当前加热档位、当前预热时长控制灶具执行预热阶段的烹饪程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灶具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的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灶具包括上述的用于控制灶具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灶具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灶具,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方案在烹饪的初始预热阶段,根据设定温度和检测到的锅具当前温度,利用模糊推理确定用于灶具加热档位调节的控制策略。通过对精确检测值的模糊化、模糊规则、模糊推理及去模糊化等步骤,结合了锅具底部温度较强的滞后性与惯性,得到精确的控制方案,来控制灶具的加热档位和预热时长,使得火力调节平稳,准确高效地完成烹饪程序的预热阶段。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6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