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电子产品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5861.0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7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章紹漢;甯幼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捷瑞精密硅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电子产品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电子产品保护装置,包括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收纳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包括折叠部、拉伸部和结合部,折叠部为可弯曲柔性体,拉伸部为可拉伸柔性体;折叠部与第一收纳部连接,拉伸部与折叠部连接,结合部与拉伸部连接;第二壳体包括有第二收纳部和第三收纳部,通过结合部与第三收纳部结合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合固定。本发明于第一壳体设置折叠部、拉伸部及结合部,通过结合部与第二壳体连接,产品折叠时的拉伸变形主要由拉伸部提供,使折叠后只由折叠部包覆在手机的铰接弯曲部位,拉伸部则会避开铰接弯曲部位,能在较小拉力下产生大的尺寸拉伸量,从而可防止因保护套弹力过大对手机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等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电子产品的保护壳/保护套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手机等易碎的电子产品不轻易被乱花、损坏,人们通常会给其装上保护套(或称保护壳)。对于常见平板手机的保护套,目前的技术已趋完善,能够直至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也基本上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但近年来随着可折叠式平板手机的推出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由于折叠平板手机单价高且折叠时铰接弯曲部位存在缝隙,容易受到灰尘、砂石、水滴等侵入导致手机损坏,因此折叠平板手机较传统手机更需要保护套的保护。
此外,折叠平板手机也与传统手机一样,需要保护套来防止手机外壳与外物直接触碰而被刮花、磨损甚至碎裂,进而能提供防摔、抗震等功能。虽然目前市面上已有各种功能的手机保护套,如硬质塑胶保护套、软质塑胶保护套、防水保护套、防摔保护套,等等。然而传统的保护套结构无法配合折叠平板手机的折叠弯曲功能,因此目前的保护套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专门针对折叠式平板电子产品的保护套,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1622933公开的方案,其在前保护壳与后保护壳之间设置了铰链保护件,铰链保护件虽能够对折叠屏手机的铰接弯曲部位进行有效保护,但由于在展开手机时要取下铰链保护件,折叠时又要装上铰链保护件,使用相当麻烦,消费者接受度不高。
再如专利CN202121154776公开的方案,其连接件包括多个镂空部和连接于多个镂空部间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收纳状态和伸展状态,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多个镂空部,能够更好地适配可折叠终端的折叠部分的外侧表面。此方式虽能提升软胶材料的拉伸变形能力,但存在以下问题:折叠时连接部包覆在手机的铰接弯曲部位,导致会有过大的回复力压迫铰接弯曲部位,容易损坏手机,影响手机的折叠性能;同时,折叠时连接部处于高张力状态,容易断裂。而镂空部直接暴露,会降低保护套的防尘、防水能力。
还有如专利CN202020173398公开的方案,其利用可伸缩壳体结合上下壳形成折叠保护壳,密封区域可以对电子设备的可折叠部分进行密封,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防水、防杂质,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此结构虽看似合理,但实用性不高,这是因为皱褶结构在多次开合后容易材料疲乏松弛,导致其弹性逐渐失效;并且可伸缩壳体与上下壳结合强度不高,以及由于可伸缩壳体的厚度相当薄,制造难度高,且结构强度偏低。还有其它现有方案不一一赘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不会过于压迫手机的铰接弯曲部位、又能提供良好的贴合度及保护性能,且强度足够的折叠式电子产品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电子产品保护装置,包括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相互对接组装形成完整的折叠式电子产品保护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收纳部和连接部,通过第一收纳部提供对折叠式电子产品一侧的装配空间,并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壳体结合固定;
所述连接部包括有折叠部、拉伸部和结合部,折叠部为可弯曲的柔性体,拉伸部为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柔性体;折叠部与第一收纳部相连接,并通过折叠部包覆在电子产品折叠时形成的铰接弯曲部位的外表面;拉伸部与折叠部相连接,结合部与拉伸部相连接并位于整个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一侧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捷瑞精密硅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捷瑞精密硅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5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定向爆破系统及爆破方法
- 下一篇:一种楼层放线孔封堵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