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区山地人工植被建设的布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4051.3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2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王文;何志斌;赵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A01G17/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东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区 山地 人工 植被 建设 布局 方法 | ||
1.一种干旱区山地人工植被建设的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目标物种选择:
选择云/冷杉作为植被建设的目标物种;
⑵进行气候适宜性评估,并以此作为背景图层;
⑶土壤水分适宜性评估;
⑷适生区提取:
在气候适宜性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叠加土壤水分适宜性评价图层,提取两个图层相重叠的区域,以此来确定适宜目标物种进行植被建设的合理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旱区山地人工植被建设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气候适宜性评估按下述方法进行:
①提取目标物种现有分布数据,收集相应的标本样点;
②借助世界气候数据库WorldClim获取相应标本样点对应的生物气候变量数据,同时根据ASTER GDEM数据提取相应的地形因子;
③构建气候生态位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旱区山地人工植被建设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中土壤水分适宜性评估按下述方法进行:
a在天然林群落中,选定不同林分密度的中龄林,测定生长季内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胸径、树高、林外降雨量、林冠截留量、林内地表径流量、林木蒸腾量、林内土壤蒸发量、下渗基流量、土壤水分含量;
b计算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水分补给量与土壤水分消耗量;
c分别建立土壤水分补给量、土壤水分消耗量、土壤水分含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d确定土壤水分补给量等于土壤水分消耗量时的林分密度,即为土壤水分所能承载的最大林分密度,随之确定最大林分密度所对应的土壤水分含量,以此设定为限制个体生长的最低水分含量。
e获取精细化土壤水分遥感数据,计算生长季内多年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并以该土壤水分含量为阈值,提取大于该阈值的分布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旱区山地人工植被建设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分补给量=林外降雨量-(林冠截留量+林内地表径流量+下渗基流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旱区山地人工植被建设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分消耗量=林木蒸腾量+林内土壤蒸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40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