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硬复合材料的传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3236.2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9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莫培程;陈家荣;陆振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6 | 分类号: | B01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石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材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硬复合材料的传压装置,包括外形结构呈正多面体的可塑性腔体,可塑性腔体内设有多孔盐柱,多孔盐柱两端设有第一导电导热片,多孔盐柱上各孔的两端内侧均封堵有第二导电导热片,两第二导电导热片之间设有与各孔同轴且密实配合的导电传热管,导电传热管两端内侧均封堵有盐片,两盐片之间设有与导电传热管同轴且密实配合的盐管,可塑性腔体的两端表面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供多孔盐柱进入的通孔,多孔盐柱与两通孔均同轴设置,通过设置多孔盐柱,在各个孔内均放入超硬复合材料,以同时制备多组成品,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多孔盐柱和各个孔内的导电传热管、盐管使得超硬复合材料均匀受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硬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硬复合材料的传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其他超硬及超硬复合材料的合成多采用六面顶压机,六面顶6个顶锤围成一个立方体形状,可以放置相应尺寸的传压介质腔体。六面顶压机工作时,6个顶锤作用在立方体传压介质上并在腔体内部产生高压。加载过程中,部分传压介质受到挤压,分布在6个顶锤之间介质在立方体的12条边处形成密封边。外部加载力一部分通过顶锤面直接作用在传压介质上,在高压腔内产生高压;另一部分作用在密封边区域,通过密封边材料的内摩擦力及其与顶锤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共同构成对高压腔的密封。人们就是通过高压设备及合成腔体产生高压,并辅助加热产生材料合成的一种极限条件—高压、高温。
小直径复合片直径(8-16㎜)在市场的推广中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平整性好、一致性好,加工余量小等。而目前合成小直径多采用小型六面顶压机,合成时小型六面顶压机合成腔体小,加热组件尺寸、静水压组件、保温组件等尺寸较小,合成腔体内的温度和压力梯度小且容易控制,合成出的复合片在沿径向方向的性能差异也比较小,合成出的小直径复合片稳定性较好。但是采用小缸径压机合成时单产较低,并且小缸径压机现有存量极少,几近淘汰,配件难寻。
专利文件CN212422294U公开了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模具腔,本发明涉及金刚石合成技术领域的易耗品,名称是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模具腔,它是白云山和叶腊石制成的具有空芯结构的模具腔本体,模具腔本体内部下面具有一个白云石制成的圆环,圆环内部具有圆环空芯,圆环外面是叶腊石制成的方形体,并且方形体向上延伸,方形体上面具有方形体空芯,圆环空芯向下的投影和方形体空芯向下的投影是一样的;圆环空芯和方形体空芯内侧面是平滑连接的。这样的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模具腔具有可以提高生产效果、合成时间短的优点。但是受其自身结构的影响,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而且其在顶锤传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容易造成顶压不均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硬复合材料的传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多孔盐柱,在各个孔内均放入超硬复合材料,以同时制备多组成品,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多孔盐柱和各个孔内的导电传热管、盐管使得超硬复合材料均匀受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硬复合材料的传压装置,包括外形结构呈正多面体的可塑性腔体,所述可塑性腔体内设有多孔盐柱,所述多孔盐柱两端设有第一导电导热片,所述多孔盐柱上各孔的两端内侧均封堵有第二导电导热片,两所述第二导电导热片之间设有与各孔同轴且密实配合的导电传热管,所述导电传热管两端内侧均封堵有盐片,两所述盐片之间设有与所述导电传热管同轴且密实配合的盐管,所述可塑性腔体的两端表面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供所述多孔盐柱进入的通孔,所述多孔盐柱与两所述通孔均同轴设置,所述通孔处均密封设有抵接在所述第一导电导热片上的导电传压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电传压结构包括由所述通孔处至所述第一导电导热片处依次分布的导电堵片、密封部和导电传压片,所述密封部隔断所述导电传热管与外界的连接,所述导电堵片穿过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导电传压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堵片与所述导电传压片之间连接有导电柱,所述密封部呈套接在所述导电柱和所述可塑性腔体内侧壁之间的环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修剪设备
- 下一篇:一种IGF1纳米抗体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