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2600.3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伟;林振华;郑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德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刘文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植物 栽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架,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有气雾层、基质层,气雾层设置在基质层的下方形成一体式栽培结构,气雾层与基质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气雾层与基质层通过隔离层分隔开。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首先,本多功能植物栽培架能够将气雾层与基质层相结合,实现了两种种植模式的互补,具有多功能的栽培效果;其次,本多功能植物栽培架设置有升降式植株固定架,能够固定不同高度的植物,解决了植物快速生长容易倒伏的问题,为多年生植物的无土栽培提供了更为科学适用的种植模式;再次,本多功能植物栽培架具备基质栽培和气雾栽培的优势,便于多年生植物群产能的连续扩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架。
背景技术
基质栽培是目前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一种无土栽培模式,它和传统泥土种植一样,具有较高的抗环境变化能力,不怕停电等问题。相比于传统泥土种植,基质栽培避免了各种由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及重金属污染和工业污染,并且也更节水节肥,种植管理也较为简易。但其同时也存在栽培效率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气雾栽培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无土栽培模式,相比基质栽培可高出三到五倍的增产效果,也是最节水、节肥、环保且产品质量更好的栽培方式。但它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却较差,不能停电,也怕设备出现故障等等。
上述两种栽培方式在单独使用时功能较为单一,都存在很明显的优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架,能够将气雾栽培与基质栽培相结合,实现了两种种植模式的互补,具有多功能的栽培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架,能够固定不同高度的植物,解决了植物快速生长容易倒伏的问题;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架,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植物栽培架,包括有气雾层、基质层,所述气雾层设置在基质层的下方形成一体式栽培结构,所述气雾层与基质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气雾层与基质层通过所述隔离层分隔开。在本申请中,植物根部从基质层向下生长穿过隔离层延伸到气雾层内,通过气雾层与基质层共同栽培,具有多功能的栽培效果。基质层采用基质作为营养源,可以固定植物也同时为植物提供营养,并增加植物的抗环境变化能力(比如停电等),且不会影响植物群的长芽扩大植群;气雾层能为植物的根部提供营养,充分发挥气雾栽培植物快速生长、环保、节水节能的优势;隔离层可以让基质层和气雾层隔离,并且不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另外,基质层与气雾层上下相连,并通过植物连接为一个整体,相互配合,实现了两种种植模式的互补,具有多功能的栽培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层的上方设置有植物生长空间。所述植物生长空间内设置有滑轮以及用于固定植物的升降式植株固定架,所述滑轮与升降式植株固定架通过钢丝绳连接。在本申请中,能够通过钢丝绳配合滑轮带动升降式植株固定架按照植物的高度升降,便于固定不同高度的植物,确保植物不断长高,不倒伏。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式植株固定架上还安装有传感器模组,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有温度传感模组、湿度传感模组、光照传感模组。通过设置各种功能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上传云端,经手机APP和电脑上位机显示和设置控制各项参数。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喷雾控制、二氧化氮控制、各光谱独立调节、光照强度调节、定时控制等,实现栽培架种植的自动化控制。能够在极少量的人工投入下可实现比传统土栽高出20-40倍的产量,大幅提高栽培效率及植物产量。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生长空间内还安装有植物生长灯,所述植物生长灯包括有LED灯。由LED植物生长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确保植物快速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气雾层内设置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能够喷出水雾到气雾空间,供植物根部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德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澳德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