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数据时序性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2042.0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娟;李波;潘珍;覃晖;林信;周恒旺;于明;甘涌泉;罗启登;包忠强;邹金;卢斯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张志鹏 |
地址: | 530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数据 时序 电功率 波动 特性 概率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考虑数据时序性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风电场分钟级平均功率数据;
步骤S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数据补正及异常数据修正;
步骤S3:对数据进行时序性处理得到风电场功率序列;
步骤S4:对风电场功率序列进行指数加权平滑处理,得到风电场功率持续分量序列;
步骤S5:基于风电场功率序列与风电场功率持续分量序列,计算得到风电场分钟级功率波动分量序列;
步骤S6:基于风电场分钟级功率波动分量序列进行概率密度函数拟合,得到概率分布的相关参数;
步骤S7:基于拟合参数得到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概率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数据时序性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缺失数据补正:若数据缺失个数不超过误差允许的限值,则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补正,否则使用相同或近似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替代;
步骤S22:异常数据修正:根据对风电场出力数据的经验,对超出数据限值或短时突变的数据进行校验,删除确认有误的数据并进行缺失数据补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数据时序性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数据进行时序性处理得到风电场功率序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各分钟级风电功率数据按照其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得到有时序的分钟级风电功率数据{x1,x2,...,x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数据时序性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风电场功率序列进行指数加权平滑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按照加权系数α,对风电场功率序列进行一次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到该序列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步骤S42:以一次指数平滑值为新的时间序列,再一次进行指数平滑,得到二次指数平滑值
步骤S43:将二次指数平滑值序列作为风电场功率持续分量序列{xf1,xf2,...,xf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数据时序性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风电场功率序列与风电场功率持续分量序列,计算得到风电场分钟级功率波动分量序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计算风电场功率序列与风电场功率持续分量序列之差,作为风电场分钟级功率波动分量序列{xm1,xm2,...,xmn}:
xmt=xt-xf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数据时序性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概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风电场分钟级功率波动分量序列进行概率密度函数拟合,得到概率分布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输入风电场分钟级功率波动分量序列数据;
步骤S62:利用计算机程序对输入数据进行t location-scale分布拟合,该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为:
式中,μ为位置参数;σ尺度参数;v为形状参数。
步骤S63:输出概率分布函数的相关参数μ,σ,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0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