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及其包胶模具、包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1502.8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9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龙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A61N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网膜 植入 柔性 电极 及其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及其包胶模具、包胶方法。所述柔性电极包括电缆和连接在所述电缆的两端的引入端和电极阵列,所述包胶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凹槽;上压块,所述上压块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上压块的底部具有压合部,所述凹槽和所述压合部均为弧面,且所述压合部的投影面位于所述凹槽的投影面内,包胶时所述电极阵列适于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压合部适于与所述电极阵列的非刺激面接触,以与所述凹槽共同限定出位于所述电极阵列的边缘的第一注胶通道。利用所述包胶模具制备的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的强度高,不易在手术工具进行夹取转移以及与眼部组织的接触摩擦等过程中撕裂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神经刺激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及其包胶模具、包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视觉假体来帮助视网膜或者其它视觉器官发生病变的患者重新获得光明和视觉。视觉假体为植入式医疗器械,包括植入件和外部件两个部分。植入件中的电子封装体缝合在眼球巩膜外侧,柔性电缆穿过眼球壁,柔性电缆端部的电极阵列通过固定钉固定在视网膜表面。外部件包括采集视频信息的摄像头,所采集的视频信息经过数据转换后可以无线传输给植入件的电子封装体。电极阵列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向视网膜传递电脉冲信号形式的刺激,传送到视网膜上的电脉冲信号刺激视网膜上仍保留功能的神经元,神经元将此刺激通过视觉神经传送到大脑,使患者产生视觉感知。
然而,植入件的电极阵列通常由柔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衬底,其抗拉强度较低,容易在手术工具的夹取转移过程以及与眼部组织的接触摩擦过程中撕裂破损,从而导致电极阵列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的包胶模具,利用所述包胶模具制备的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的强度高,不易在手术工具进行夹取转移以及与眼部组织的接触摩擦等过程中撕裂破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包胶模具的包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的包胶模具,所述柔性电极包括电缆和连接在所述电缆的两端的引入端和电极阵列,所述包胶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凹槽;上压块,所述上压块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上压块的底部具有压合部,所述凹槽和所述压合部均为弧面,且所述压合部的投影面位于所述凹槽的投影面内,包胶时所述电极阵列适于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压合部适于与所述电极阵列的非刺激面接触,以与所述凹槽共同限定出位于所述电极阵列的边缘的第一注胶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的包胶模具,包胶时电极阵列适于放置在凹槽内,压合部适于与电极阵列的非刺激面接触,以与凹槽共同限定出位于电极阵列的边缘的第一注胶通道,所获得的视网膜植入体柔性电极的电极阵列的边缘具有包胶层,其强度大,抗拉强度高,不易在手术工具进行夹取转移以及与眼部组织的接触摩擦等过程中撕裂破损,可靠性高。而且,由于所获得的电极阵列具有曲面结构,能很好地贴附于视网膜表面,保证电刺激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胶时所述电极阵列的外周缘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底座压块,所述底座压块上形成有所述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压块包括底板和硅胶件,所述硅胶件附设在所述底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压块的底部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压合部的外周侧,所述固定部在包胶时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