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亮片烫印塑胶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1085.7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1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孙振;孔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67/04;C08L1/04;C08K5/3475;A01K97/04;C08B15/02;C08B15/06;C08G63/91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铄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片 塑胶 仿生 鱼饵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片烫印塑胶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通过天然橡胶、改性聚乳酸、改性纤维素共混制得,改性聚乳酸的侧链含有大量的苯并噻唑结构,能够参与橡胶的硫化反应,使得改性聚乳酸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橡胶内部,改性纤维素以纳米纤维素为原料,在高碘酸钾的作用下使得纳米纤维素分子上的仲羟基被氧化为醛基,再使醛基与乙二胺发生席夫碱反应,使得纤维素分子上接枝大量游离的氨基,制得改性纤维素,再将改性纤维素与改性聚乳酸发生脱水缩合,使得改性纤维素上的氨基与改性聚乳酸上的羧基反应,再与天然橡胶共混,该天然橡胶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能力,有效地防止了鱼饵掉落水中,对水体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亮片烫印塑胶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垂钓中,为了诱使鱼儿上钩,一般在位于钩线末端的钓钩上根据鱼类的不同放置不同的鱼饵,当鱼饵被吞食时鱼儿上钩,这种方法需要不断更换饵料,且鱼儿容易滑脱;近年来已经发展出人造仿生鱼饵,该类鱼饵具有小鱼的外形,利用自身浮力以及钩线的牵引能够在水中漂浮,通过对鱼饵外观必要的装饰如设置花纹、图案、色彩等,使鱼饵逼真,令水中大鱼吞食,此时利用固定在鱼饵外部的钓钩成功钓起大鱼,这种鱼饵与传统鱼饵相比,省去准备饵料的工序,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仿生鱼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相继研究出为鱼饵上色、添加表面纹理或者通过加工鱼饵表面反光层、荧光层、发光棒等结构手段来增加仿生鱼饵对鱼的吸引力,增加了成功率,因此仿生鱼饵越来越受到垂钓者的喜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仿生鱼饵虽然垂钓效果好,但多采用强度较高的塑料制成,降解速度很慢甚至不能被降解,在鱼饵掉落水中以后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亮片烫印塑胶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阶段仿生鱼饵生物降解性差,易对水体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亮片烫印塑胶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称取如下重量份原料:天然橡胶40-50份、改性聚乳酸5-8份、改性纤维素3-5份;
步骤S2:将改性聚乳酸、改性纤维素、1-羟基苯并三唑、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20-25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烘干,制得添加剂;
步骤S3:将天然橡胶和添加剂加入密炼机中,在温度为160-170℃的条件下,密炼处理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温度为160-170℃,螺杆转速为100-150r/min的条件下,熔融挤出,再造粒得到橡胶颗粒;
步骤S4:将由注塑机螺杆压入模腔中,在温度为170-180℃,注塑压力为80-100MPa的条件下,进行压模,再进行亮片烫印,将电化铝烫印箔覆盖鱼饵表面,制得亮片烫印塑胶仿生鱼饵。
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三聚氯氰溶于丙酮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加入三乙胺和2-巯基苯并噻唑,进行反应8-10h后,蒸馏去除溶剂,将底物过滤去除滤液,将滤渣加入乙酸中,搅拌均匀,再次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烘干,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溶于丙酮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加入柠檬酸和三乙胺,进行反应8-10h后,蒸馏去除溶剂,将底物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再次过滤去除滤液,将底物烘干,制得中间体2;
反应原理如下:
将三聚氯氰在温度的控制下与2-巯基苯并噻唑上的巯基反应,在温度在40-50℃时,三聚氯氰上仅会有两个氯原子位点发生反应,再加入柠檬酸,使得柠檬酸上的醇羟基与剩余的氯原子位点反应。
反应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1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