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三角区三路立体交叉综合体交通道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0421.6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李杰;袁海婷;何必;黄磊;吴改选;贺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E01C1/02;E01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 区三路 立体交叉 综合体 交通 道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三角区三路立体交叉综合体交通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三路立体相交,且两两相交的AB、CD和EF三条主干道;所述AB和CD相交于O1节点,所述CD和EF相交于O2节点,所述EF和AB相交于O3节点;位于所述O1节点、O2节点和O3节点处,相邻两个主干道之间均设有最多3条转向匝道,所述转向匝道包括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采用本方案,在小三角区的三处互通式立体相交道路中,共设置最多9条转向匝道即可解决全流向的交通转向,用最少的匝道数量保证了所有转向交通流完整;工程造价小,且流线唯一,大大简化交通流向;而设置3处集散匝道可解决交叉节点过近,消除主干道与匝道间的交织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三角区三路立体交叉综合体交通道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网的进一步加密,形成的三路交叉围合而成的小三角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三条主干道的立体式互联互通,需要在三路交叉的交叉节点设置三处互通式立体交叉,按照一般的常规设计方法与思路,为了满足各个方向的转向需求,需要在三处节点设置三处十字形立体交叉,而每处十字形立交需要建设8条转向匝道,总体来看需要修建24条匝道,若考虑设置集散车道保证行车安全,甚至需要修建30条匝道。
三路交叉形成的小三角区本身就具有严重的分割土地效应,建设如此庞大的互通立交集群对土地占用及分割更加巨大,另外,建设30条匝道的工程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运营条件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三角区三路立体交叉综合体交通道路,采用本方案,在小三角区的三处互通式立体相交道路中,共设置最多9条转向匝道即可解决全流向的交通转向,用最少的匝道数量保证了所有转向交通流完整;且较一般的24条转向匝道综合体共节约15条匝道,工程造价小,且流线唯一,大大简化交通流向;而设置3处集散匝道可解决交叉节点过近,消除主干道与匝道间的交织风险。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三角区三路立体交叉综合体交通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三路立体相交,且两两相交的AB、CD和EF三条主干道;
所述AB和CD相交于O1节点,所述CD和EF相交于O2节点,所述EF和AB相交于O3节点;
位于所述O1节点、O2节点和O3节点处,相邻两个主干道之间均设有最多3条转向匝道,所述转向匝道包括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小三角区三路交叉立体交叉综合体在建设30条匝道时,工程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运营条件较差,其方案弊端较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三角区三路立体交叉综合体交通道路,能以最少的匝道数量满足各个方向的互联互通,减少土地占用与工程规模,提高运营条件;其具体方案中,AB、CD和EF三条主干道两两相交,并合围成三路相交的三角结构,其中AB和CD相交于O1节点,CD和EF相交于O2节点,EF和AB相交于O3节点,而在每个节点处,均设置有转向匝道,即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其具体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在每条节点处,最多仅需要设置三条转向匝道,即可完成相邻两条主干道上车辆的左转和右转;而通过最多9条转向匝道,从而能完成车辆在AB、CD和EF三条主干道上的转向,解决全流向的交通转向;相交于现有技术中的30条匝道,其工程造价小,流线唯一,大大简化交通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