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0299.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6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谢颖;范伊杰;蔡蔚;辛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06;H02K9/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冷却 电机 | ||
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扁线电机的冷却方式,要增加冷却油的入口流量以达到冷却需求,这会增加油泵的功率消耗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转轴沿其轴向设有轴内通道,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扇叶,扇叶内部设有与轴内通道连通的扇叶冷却液通道,转轴沿其径向还设有多个转轴甩油通道,机壳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螺旋通道,机壳的内圆周面上开有两条沿轴向设置的冷却液通道和空气通道,前端盖内部开有盖内通道,后端盖内部开有冷却液出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机性能的追求,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的扁线电机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然而,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密度同时也意味着高发热量,如果电机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电机温度就会过高。当电机温度过高时,轻则影响电机的性能,重则会损坏电机的绝缘以及永磁体发生永久性退磁,所以要对电机的各个发热部位进行有效的冷却才能确保电机稳定安全运行。
传统风冷以及水冷的冷却方式,是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到达机壳,然后通过风或者冷却液将热量带走,这种冷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扁线电机的冷却要求。
为了提升扁线电机的冷却效果,现阶段是将不导磁、不导电的冷却油通过机壳油道喷淋或通过转轴旋转甩到定子绕组端部,或者在定子绕组一端加装扇叶,对扁线电机进行冷却。然而,随着电机功率不断提高,如果要满足电机的冷却要求,不得不增加冷却油的入口流量,这无疑会增加油泵的功率消耗,而单单在端部增加风扇满足不了电机的冷却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扁线电机的冷却方式,要增加冷却油的入口流量以达到冷却需求,这会增加油泵的功率消耗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
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包括:机壳4、后端盖7、转轴9、转子铁心13、定子铁心14、扁线绕组17和前端盖18,
转子铁心13同轴套接在转轴9外,定子铁心14同轴套接在转子铁心13外,定子铁心14和转子铁心13之间留有气隙,扁线绕组17嵌在定子铁心14内环的绕组槽内,机壳4同轴套固在定子铁心14外表面,后端盖7和前端盖18盖接在机壳4的两端,
转轴9沿其轴向设有轴内通道19,转轴9上均匀设有多个扇叶11,多个扇叶11均靠近后端盖7,扇叶11内部设有与轴内通道19连通的扇叶冷却液通道8,转轴9沿其径向还设有多个转轴甩油通道16,多个转轴甩油通道16均靠近前端盖18,
机壳4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螺旋通道3,螺旋通道3的入口2和出口5均与机壳4外部连通,机壳4的内圆周面上开有两条沿轴向设置的凹槽,两条凹槽分别位于机壳4一条直径的两端,两条凹槽分别为冷却液通道21和空气通道22,空气通道22的两端分别为空气入口1和空气出口6,空气入口1和空气出口6分别与机壳4连通,
前端盖18内部开有盖内通道20,盖内通道20的两端分别与轴内通道19和螺旋通道3的入口2连通,后端盖7内部开有冷却液出口10,冷却液通道21的一端与冷却液出口10连通,
盖内通道20和轴内通道19均用于填充冷却液。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还包括:前挡油板12和后挡油板15,
前挡油板12和后挡油板15均同轴套接在转轴9上、并分别位于转子铁心13的两端,前挡油板12和后挡油板15能够将气隙与机壳内冷却液通道21相互隔离。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混合冷却扁线电机还包括外部冷却装置,外部冷却装置用于为冷却液进行冷却,外部冷却装置的出液口与螺旋通道3的入口2连通,外部冷却装置的进液口与螺旋通道3的出口5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空气入口1和空气出口6处均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的,上述冷却液为水、乙二醇水溶液或冷却机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