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9217.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侍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4 | 分类号: | F17C13/04;F17C13/00;F16L37/40;F16K17/32;B67D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郭涵炜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充气结构,包括触发开关,包括第一阀芯和开关本体,第一阀芯可活动地穿设于开关本体内部的导通腔体中,且第一阀芯上设置有大于导通腔体的最小口径的密封圈,第一阀芯与导通腔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减压阀,包括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减压阀本体,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气瓶开关,第二腔体中设置有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内设有与导通腔体和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气瓶开关可伸出第二腔体的底部阻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抵压压力控制装置,第一阀芯未封闭导通腔体时,压力控制装置与气瓶开关交替相互作用使得导通腔体、第一通道和气瓶连通。本申请可以通过触发开关与减压阀配合实现快速稳定的充气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气的技术领域,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充气结构。
背景技术
针对开瓶后的葡萄酒存在的储存难题,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通过向瓶内注入不与瓶内的葡萄酒发生反应的类惰性气体进行储存,并可以进一步通过注入气体实现置换瓶内的葡萄酒的操作。但是,该类装置的充气结构一般是通过气管连接气瓶,并通过接入减压阀后再接入与瓶体配合的取液针,此类充气结构的便携使用性差,操作时需要预先连接各部件,使用体验感极差;还有一些充气结构将气瓶与减压阀集成,甚至还将取液针集成于一体,但是该类充气结构一般还需要额外设置控制充气的触发机构,而且阀体结构相对复杂,难以控制出气压力,使用时以及使用后均需要控制相应的触发机构实现充气的开启或停止,对使用体验也有一定影响,同时,该类充气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也极易因此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结构存在的便携使用性差、阀体结构复杂,难以控制出气压力,使用时以及使用后均需要控制相应的触发机构实现充气的开启或停止,对使用体验也有一定影响、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易因此受到影响的等诸多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充气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充气结构,包括:
触发开关,包括第一阀芯和开关本体,第一阀芯可活动地穿设于开关本体的内部的导通腔体中,且第一阀芯上设置有大于导通腔体的最小口径的密封圈,第一阀芯与导通腔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
减压阀,包括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减压阀本体,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气瓶开关,第二腔体中设置有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内设置有与导通腔体和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
气瓶开关可伸出第二腔体的底部阻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并抵压压力控制装置,第一阀芯未封闭导通腔体时,压力控制装置与气瓶开关交替相互作用使得导通腔体、第一通道和气瓶连通。本申请的充气结构通过触发开关的结构设置,能够在触发开关的第一阀芯与充气对手件的配合时自动导通内部气道,通过减压阀内部的气瓶开关和压力控制装置实现对充气对手件的气源稳定持续输出,脱离充气对手件后触发开关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可以自动封闭气道,无需额外的操作控制,简化了充气操作,提升操作体验感。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阀芯的上部伸出开关本体的表面,弹性元件包括弹簧。凭借该设置,可以便于实现第一阀芯与充气对手件的配合。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导通腔体的最小口径位于导通腔体的上部,第一阀芯的上部与导通腔体的上部之间存在出气间隙,密封圈设置于第一阀芯的下部,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阀芯的底端。该结构的触发开关结构简单,第一阀芯的尺寸相对较大,稳定性更强。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导通腔体的最小口径位于导通腔体的下部,第一阀芯的下部与导通腔体的最小口径之间存在出气间隙,第一阀芯的下部穿过导通腔体的最小口径并在另一侧设置有大于最小口径的尺寸的密封圈。该结构的触发开关可以将头部的尺寸控制在较小的尺寸,在与充气对手件配合时的阻力更小,更加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侍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侍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