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钢架结构、安装电梯钢架结构的方法和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9106.1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陶锡强;杨敏;薛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E04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蔚然 |
地址: | 215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钢架 结构 安装 方法 | ||
提供电梯钢架结构、其安装方法和包括其的电梯。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钢架模块,其包括平板状的第一安装定位部;提供第二钢架模块,其包括平板状的第二安装定位部;使第二钢架模块与第一钢架模块彼此堆叠以成形电梯井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第一安装定位部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安装定位部的第二抵接面彼此接触并抵靠;将对准销钉穿过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以初步定位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使调整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定位部以抵靠第一安装定位部的第一抵接面,并利用调整螺钉调整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的相对位置;以及安装固定螺钉以将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固定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电梯钢架结构、安装电梯钢架结构的方法和包括该电梯钢架结构的电梯。
背景技术
为了加快电梯的安装进度,需要预先制造多个电梯钢架结构模块,然后将这些电梯钢架结构模块彼此堆叠,以形成电梯井道。这种安装电梯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老住宅楼电梯加装项目,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显著缩短安装电梯所需的时间,从而降低项目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
然而,彼此堆叠以形成电梯井道的多个电梯钢架结构模块可能不能很好地对准,这造成安装在电梯钢架结构模块上的轨道无法对齐。没有对齐的轨道可能导致电梯运行不平稳,设置导致电梯故障。因此,需要在安装电梯时准确地对准电梯钢架结构模块。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钢架结构,其包括:第一钢架模块,其包括平板状的第一安装定位部;第二钢架模块,其包括平板状的第二安装定位部,第二钢架模块与第一钢架模块彼此堆叠以成形电梯井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第一安装定位部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安装定位部的第二抵接面彼此接触并抵靠;对准销钉,其穿过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固定螺钉,其穿过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以将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固定在一起;以及调整螺钉,其穿过第二安装定位部以抵靠第一安装定位部的第一抵接面。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是正六面体框架,对准销钉、固定螺钉和调整螺钉定位在正六面体框架的角部处或附近。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准销钉比固定螺钉更靠近正六面体框架的角部,并且调整螺钉比固定螺钉更远离正六面体框架的角部。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调整螺钉定位在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的第一侧面处,至少另外两个调整螺钉定位在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的第二侧面处,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梯钢架结构。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电梯钢架结构的方法,其包括:提供第一钢架模块,其包括平板状的第一安装定位部;提供第二钢架模块,其包括平板状的第二安装定位部;使第二钢架模块与第一钢架模块彼此堆叠以成形电梯井道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第一安装定位部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安装定位部的第二抵接面彼此接触并抵靠;将对准销钉穿过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以初步定位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使调整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定位部以抵靠第一安装定位部的第一抵接面,并利用调整螺钉调整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的相对位置;以及安装固定螺钉以将第一安装定位部和第二安装定位部固定在一起。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是正六面体框架,对准销钉、固定螺钉和调整螺钉定位在正六面体框架的角部处或附近。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准销钉比固定螺钉更靠近正六面体框架的角部,并且调整螺钉比固定螺钉更远离正六面体框架的角部。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调整螺钉定位在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的第一侧面处,至少另外两个调整螺钉定位在第一钢架模块和第二钢架模块的第二侧面处,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电梯有限公司;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电梯有限公司;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