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8951.7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杨生;徐建安;程琪;桂金节;江徐林;吴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2;G06F30/13;G06F30/20;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憨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61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246300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地基 老化 加固 系统 | ||
1.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包括云服务器(1)、中控台(2)、信息采集单元(3)以及加固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1)的内部安装有防老化软件(5),所述防老化软件(5)包括模型建立模块(6)和分析处理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2)与云服务器(1)以及所述信息采集单元(3)与云服务器(1)之间均通过光纤相连接,所述中控台(2)通过5G无线网络与加固单元(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3)包括各种湿度传感器和硬度传感器,所述加固单元(4)包括各种建筑施工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建立模块(6)的具体分析步骤为:工人将建筑图纸通过中控台输入云服务器中,防老化软件(5)内的模型建立模块(6)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解析,确定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各种建筑构件的图像,对建筑构件的图像进行解析,确定构件信息和位置信息,构件信息包括建筑构件在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建筑构件的形状信息以及建筑构件的材质信息,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建筑构件在建筑设计图纸中的位置和建筑构件在建筑设计图纸中的方位,基于构件信息确定建筑构件的构件模型,基于位置信息将构件模型添加到三维建筑模型中,并根据三维建筑模型计算出地基所需要承受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处理模型的具体分析步骤为:信息采集单元(3)将采集的数据信息输入云服务器(1)中,防老化软件(5)中的分析处理模块将输入的数据带入老化公式中,得到老化系数,当老化系数大于15时,分析处理模块向中控台中输入加固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单元(4)的具体分析步骤为:工人使用打孔机对需加固的松散地基土体钻孔,在多个孔内预先固定少量拉结筋,再将钢筋网铺设在地基上,在剩余拉结筋孔内固定拉结筋,采用电焊的方法将拉结筋与钢筋网焊接固定,采用分级加压的压力加载方式将注浆液注入孔内,使用鼓风机对浆液进行吹风,加速浆液凝固,形成复合地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公式为老化系数=0.85*地基承受的压力/(1.37*空气湿度+lg地基硬度),信息采集单元(3)采集数据的时间周期为3S-5S。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地基防老化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为82mm~85mm,孔间距为300mm~450mm,孔深2.1m~2.5m,注浆液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黏土浆液的混合液,其按照体积比为1∶9的比例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灰比为0.51,黏土浆液的浓度为36%~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89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