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节能电容器铝壳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6713.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钱宗建;钱江明;钱峰;赵永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0 | 分类号: | H01G9/10;H01G13/00;B23K37/00;B23K37/04;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谭波 |
地址: | 22636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节能 电容器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节能电容器铝壳生产装置,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外侧转动安装有操作平台,且支撑架的侧面安装有与操作平台传动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操作平台的底部安装有围挡板,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固定座。本发明中设置有多个独立的铝壳固定模和铝壳定位模构成的铝壳固定机构,铝壳固定机构可以跟随操作平台进行旋转,在操作平台的一侧将铝壳插入至铝壳固定模外侧,利用两侧的铝壳定位模将铝壳进行固定,将焊接口部位进行牢牢夹持,使其在焊接操作中避免出现偏移、振动现象,提高焊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节能电容器铝壳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电容器由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
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一般包括铝壳以及铝壳内的阳极箔导针、阴极箔导针、阳极箔、阴极箔和电解纸,电容器的铝壳在生产时需要利用焊接设备对其接口处进行封装,而现在许多的电容器铝壳外侧具有圆弧状结构,在焊装时对其焊接部位的固定效果差,容易造成焊接点偏移,影响电容器铝壳的生产质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节能电容器铝壳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节能电容器铝壳生产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节能电容器铝壳生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外侧转动安装有操作平台,且支撑架的侧面安装有与操作平台传动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操作平台的底部安装有围挡板,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固定座,且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铝壳固定模,所述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两个铝壳定位模,且铝壳定位模的底部与固定座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支撑管的侧面顶部安装有横撑杆,且横撑杆的端部安装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底端安装有焊枪,所述支撑管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相互连通的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集尘罩,且集尘罩的底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组抛光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安装有负压风机,且负压风机与支撑管之间安装有抽吸管,抽吸管与支撑管连通。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集尘罩的底部设置有条形结构的负压风槽,且负压风槽的底端开口与铝壳形状相适配。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抛光组件由抛光支架、抛光马达和抛光辊构成,且抛光马达安装于抛光支架侧面,抛光马达的输出轴与抛光辊传动连接,抛光辊中部设置有与铝壳形状相适配的弧槽结构。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清理组件由清理支架、清理马达和清理辊构成,且清理马达安装于清理支架侧面,清理马达的输出轴与清理辊传动连接,清理辊中部设置有与铝壳形状相适配的弧槽结构,清理辊的外侧设置有打磨层。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铝壳定位模包括适配铝壳侧面形状的定位模板,且定位模板的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块,定位模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排气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铝壳固定模包括固定下模和固定上模,且固定上模的顶端设置有散热槽,固定上模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筒状槽,且筒状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滑柱,限位滑柱的外侧套接有弹簧,限位滑柱的底端与固定下模稳固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固定下模和固定上模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且磁吸组件包括位于下端的环状电磁铁,和位于上端的磁吸环。
本发明中优选地,两个所述集尘罩之间固定安装有弧形结构的保护镜板,且保护镜板为遮光镜片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