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293.8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5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献;乔伟;程香港;贺虎;宋士康;谢俊霞;张玲;张磊;闫明;孟祥胜;刘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6;G01N3/02;G01N21/84;G01N1/28;G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713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鉴别 测试 智能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智能设备本体,所述智能设备本体设有智能切削装置、供储电装置、设备控制器、岩芯岩性鉴定装置、岩芯物理力学测试装置;所述智能切削装置包括切芯装置和钻芯装置,所述智能切削装置一侧安装有智能载物传输器;所述设备控制器包括显示屏、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智能芯片以及信号接收和发送器;所述岩芯岩性鉴定装置包括智能扫描识别模块;所述岩芯物理力学测试装置包括待测区、自动变角载物台、液压泵和岩芯存储装置。本发明解决了在野外对岩芯进行鉴别及测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开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工程地质条件更为复杂。这对覆岩工程地质岩体分布覆存规律的认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大量的勘察技术手段,如:钻探、物探、野外地质测绘等等。钻探是通过向深部钻进,采取地层实体样本,由于其真实直观,精度高,且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是业内最常用的勘察手段之一。煤层覆岩岩石多为陆源碎屑岩类,目前业内常通过碎屑颗粒的大小和成分对陆源碎屑岩类进行划分和命名。由于野外施工条件较差,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技术手段简陋,野外岩芯鉴别工作仍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一、施工后往往无法立即对其岩芯岩性准确鉴别,部分岩芯由于颗粒大小及矿物含量接近难以区分,比如:泥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等等;二、暗色矿物无法辨别,由于野外天然状态下暗色矿物颗粒微小,野外鉴别时往往很难用肉眼进行识别和区分;三、对于粗碎屑岩来说,磨圆程度难以区分,如次角状和次圆状。
此外,对于岩石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工作来说,很难在野外获取原位资料,往往是取样后在实验室内进行加工测试,很难测试到在天然状态下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为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以满足野外岩芯鉴别及测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和快速地鉴别岩性,识别岩芯成分,提高野外岩芯鉴别精度,测试野外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为煤矿覆岩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资料和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野外岩芯鉴别和测试智能设备,包括智能设备本体,所述智能设备本体设有智能切削装置、供储电装置、设备控制器、岩芯岩性鉴定装置、岩芯物理力学测试装置;
所述智能切削装置安装在智能设备本体内部,所述智能切削装置包括切芯装置和钻芯装置,所述智能切削装置一侧安装有智能载物传输器;
所述供储电装置安装在智能设备本体内部,所述供储电装置包括电池和充电口;
所述设备控制器安装在智能设备本体顶部外壁上,所述设备控制器包括显示屏、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智能芯片以及信号接收和发送器;
所述岩芯岩性鉴定装置安装在智能设备本体内部,所述岩芯岩性鉴定装置包括智能扫描识别模块,所述智能扫描识别模块包括光感扫描装置和矿物识别装置,所述光感扫描装置下方设有岩芯放置辅助器;
所述岩芯物理力学测试装置安装在智能设备本体内部,所述岩芯物理力学测试装置包括待测区、自动变角载物台、液压泵和岩芯存储装置。
进一步,所述矿物识别装置包括目筛、智能伸缩目物镜、载物台和智能聚光装置。
进一步,所述智能扫描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有智能统计模块和智能处理模块。
进一步,所述智能设备本体设有智能设备外壳,所述智能设备外壳为钢制。
进一步,所述智能设备本体靠近所述智能切削装置一侧设有岩芯置物口,所述岩芯置物口为可变口径置物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