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及球囊导管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123.X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李天晓;邵秋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立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B17/12;A61F2/958;A61F2/966;A61F2/97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徐小磊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导管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及球囊导管组件,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包括远端设置有球囊的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内仅设置有与球囊相连的充气通道,充气通道与导管本体的轴线同心或偏心设置,导管本体和/或球囊外周具有用于与相应输送导管内壁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配合面。整个球囊导管不需要借助引导导丝引导至病变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先使用引导导丝将输送导管引导至病变位置,然后球囊导管在输送导管的引导下引导至病变位置,这样就不需要在球囊导管的导管本体内设置导丝通道,可以起码节省导丝通道与引导导丝的配合间隙尺寸,从而尽量的减小输送导管的外径,以便于在更加狭窄的血管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中用于将密网支架顶开贴壁的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及使用该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的球囊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密网支架又称血流导导向支架,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血流导向装置。通常动脉瘤是血管壁形成的囊状突起,密网支架在血管内跨过动脉瘤,由于这个支架的网眼非常小,会隔绝血管内的血液进入动脉瘤内,达到减少动脉瘤破裂出血,甚至动脉瘤治愈的可能。
密网支架在送入到病变位置,需要靠着自身的膨胀力和一些外助膨胀力,来保证密网支架胀开而与血管壁很好的贴壁,如果贴壁不良好的话,裸露于血管内的密网支架部分就可能影响血流通过而造成新的血栓。
传统的密网支架完全依靠自身弹性胀开而贴到血管壁上,密网支架的自身弹性有限,受有些异型血管位置影响,密网支架无法很好的胀开而与血管壁很好的贴壁。中国专利CN2020228625527公开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的推送装置及输送导丝”,该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利用螺旋导丝的膨胀来辅助将密网支架撑开的方式,但是经过试验,这种单根的螺旋导丝的膨胀力依旧有限,无法顺利的将所有密网支架都能撑胀到位。
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球囊来将支架撑开的技术,这类球囊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疾病,即通过球囊导管将支架送到血管狭窄位置,然后向球囊中通气,球囊胀开,支架在球囊作用下,将狭窄血管撑开。
这类技术存在以下问题而导致其不能适用于远端狭窄血管的动脉瘤治疗,球囊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设置于导管本体远端的球囊,导管本体内设置有导丝通道和充气通道,充气通道与球囊相连。使用时,先使用引导导丝,引导导丝的远端到达病变位置,引导导丝穿设于导管本体的导丝通道中,然后在引导导丝的作用下,将球囊导管的远端输送至病变位置。
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球囊导管是利用引导导丝来朝病变位置引导的,引导导丝有一定的尺寸,再加上导丝通道与引导导丝之间具有一定的配合间隙,这就导致导管本体的最大直径能达到0.86mm,导管本体直径的增加也会导致与其相连的球囊的整体尺寸增加,冠状动脉的血管较粗,这个尺寸还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对于动脉瘤治疗而言,动脉瘤的位置往往出现在血管的远端末梢,那些血管的直径较细,导致依靠导丝进行导向的球囊导管太粗无法在血管瘤治疗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小导管本体径向尺寸的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的球囊导管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经输送导管输送的球囊导管,包括远端设置有球囊的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内的通道仅有与球囊相连的充气通道构成,充气通道与导管本体的轴线同心或偏心设置,导管本体和/或球囊外周具有用于与相应输送导管内壁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配合面。
进一步的,导向配合面上涂覆有光滑涂层。
进一步的,导管本体的外径为0.3~0.6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立,未经李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