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纱卷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5912.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1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为田;唐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根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B65H54/70;B65H75/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5 | 代理人: | 史文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纱卷绕设备,包括:支撑座、延伸座、导向座和收卷电机,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收卷机构,所述滚筒的圆筒壁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杆孔,伸缩框在滚筒的外侧为可以调节状态,能够在收卷时,伸缩框保持外扩状态,在脱料时,伸缩框为收缩状态,能够为脱料时,提供充足的脱料空间,操作更加方便;对废纱的圈定,在两橡胶垫的配合下,能够在收卷过程中,实现对废纱的梳理,保证收卷整齐,便于后续的转运加工,通过电极球与不同的调频电极板接触,调整收卷电机的旋转速度,适配于收卷作业,保证收卷的连续性,同时能够适配上游加工环境,更加的智能化,提升生产的优化生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纱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废纱回收的技术方案,如公告号为CN213536833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整经机废纱绳收卷机构,属于整经机技术领域。包括立柱和废纱绳盘,所述立柱上设有导辊,所述导辊下方设有浮动辊,所述浮动辊设于摆动单元,所述摆动单元与立柱铰接;所述立柱上设置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设有电机,所述废纱绳盘设于电机输出轴上,废纱绳经导辊导至浮动辊底部后引至废纱绳盘,使得废纱绳对浮动辊具有作用力;所述摆动单元上方设有上感应开关,所述摆动单元下方设有下感应开关,所述上感应开关和下感应开关分别与电机信号连接。本申请摆臂触发下感应开关时,控制电机开启,带动废纱绳盘对废纱绳的收卷、拉紧,使得废纱绳保持恒定的张力,防止废纱绳送塌,使得绕于废纱绳盘上的废纱绳排列均匀,在上述发明中,在脱料时,容易导致收卷的废纱卷松动,在收卷过程中,后端的生产能力不能与前端生产速度匹配,不能随机匹配上游的产能进行收卷,收卷过程不智能。
针对上述发明中的问题,现有的废纱卷绕结构,在废纱初步卷绕时,不方便固定,人工介入时间长,同时不便于脱料,在脱料时,容易导致收卷的废纱卷松动,在收卷过程中,后端的生产能力不能与前端生产速度匹配,不能随机匹配上游的产能进行收卷,收卷过程不智能。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纱卷绕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纱卷绕设备,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在废纱初步卷绕时,不方便固定,人工介入时间长,同时不便于脱料,在脱料时,容易导致收卷的废纱卷松动,在收卷过程中,后端的生产能力不能与前端生产速度匹配,不能随机匹配上游的产能进行收卷,收卷过程不智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纱卷绕设备,包括:支撑座、延伸座、导向座和收卷电机,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收卷机构;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圆筒壁上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杆孔,所述杆孔内穿插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锲形块,所述锲形块与滚筒的内壁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伸缩框,所述伸缩框的内部通过辊轴配合安装有翻转辊,所述翻转辊的圆周面上粘贴有魔术贴,所述伸缩框上安装有翻转马达,所述翻转马达的输出轴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翻转辊的辊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的一端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作用端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端部固定有圆台,所述圆台的圆周面与锲形块的斜面相切,配合实现对伸缩框的调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台的中心轴线与滚筒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滚筒固定在收卷电机的输出端部,配合实现对伸缩框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根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根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5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速率分割多址的智能工厂时延抖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护型地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