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成型产品、冲压成型方法及冲压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4840.9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朋;秦根;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1/06 | 分类号: | F16S1/06;B21D22/20;B21D22/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型 产品 方法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成型产品、冲压成型方法及冲压成型模具,所述冲压成型产品包括拉伸部和翻直部,在翻直部翻直成型前拉伸部具有拉伸圆角,翻直部包括翻直部本体和补强筋,补强筋位于拉伸部与翻直部本体的连接部位,且补强筋宽度大于拉伸圆角横截面弧长,宽度是指补强筋在与拉伸部的拉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本发明冲压成型产品的翻直部包括翻直部本体和补强筋,补强筋可以覆盖翻直后与原拉伸圆角对应的圆角痕,则可以减弱甚至抵消掉圆角位置拉伸后产生的内应力,使产品的强度得到加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成型产品、冲压成型方法及冲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经过拉伸后再翻直的钣金产品,成型后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成型时,通常是先拉伸再翻直。具体地,拉伸工序中,成型后的产品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在钣金基板上拉伸成型有拉伸部1,且在拉伸部1与钣金基板边缘2之间会形成拉伸圆角3;后续翻直工序是将拉伸圆角3连同钣金基板边缘2垂直冲压(方向如图3和图4中竖直向下的箭头所示),以将拉伸圆角3及钣金基板边缘2翻直(冲直),翻直后的拉伸圆角3及钣金基板边缘2整体构成一平直的翻直部4,翻直部4与拉伸部1的侧边1.1平齐,如图1和图2所示。
采用现有上述成型工艺,由于经过拉伸之后,拉伸圆角3位置的材料会伸长变薄,而且存在比较大的内应力,由于内应力的存在,经过冲压翻直之后,被翻直的拉伸圆角3并不能完全与拉伸部1的侧边平齐,会存在圆角痕,圆角痕的存在会影响产品此处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弱拉伸圆角处内应力、结构强度高的冲压成型产品。
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冲压成型产品的冲压成型方法及冲压成型模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成型产品,包括拉伸部和翻直部,在所述翻直部翻直成型前所述拉伸部具有拉伸圆角,所述翻直部包括翻直部本体和成型在所述翻直部本体上的补强筋,所述补强筋位于所述拉伸部与所述翻直部本体的连接部位,且所述补强筋的宽度大于所述拉伸圆角的横截面弧长,所述宽度是指所述补强筋在与所述拉伸部的拉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
本申请冲压成型产品的翻直部包括翻直部本体和补强筋,补强筋成型在翻直部本体上且位于拉伸部与翻直部本体的连接部位,同时补强筋的宽度大于未翻直前拉伸部的拉伸圆角的横截面弧长,从而补强筋可以完全覆盖翻直后与原拉伸圆角对应的圆角痕,则可以抵消掉圆角位置拉伸后产生的内应力,使产品的强度得到加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筋由所述翻直部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补强筋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拉伸部的拉伸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筋具有拔模斜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筋的凸出方向平行于所述拉伸部的径向,且所述补强筋相对所述拉伸部向外凸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成型上述冲压成型产品的翻直部的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下模,将已成型有所述拉伸部的产品置于所述下模上;
提供一上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配合同时冲压成型所述翻直部本体和所述补强筋。即本申请冲压成型方法,可一次同时成型翻直部本体和补强筋,大大提高了成型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成型上述冲压成型产品的翻直部的冲压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设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压料板、凸模和第一插刀;
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设在所述下模座上的凹模组件和第二插刀;
所述凸模上设有第一翻直成型部和第一补强筋成型部,所述凹模组件上对应设有第二翻直成型部和第二补强筋成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4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