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间断隔振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4106.2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艾佳;何安琪;白有林;何成才;杨明明;胡翔;张宏林;石青;黄华;刘梦君;郑莎莎;任先艳;高胜利;李超钢;赵富中;朱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张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铁路 环境 振动 间断 隔振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间断隔振带,所述隔振带由距离铁路轨道一定距离且平行于铁路方向设置的一行隔振体和一行隔振坑构成;所述隔振坑与隔振体的垂直距离为2‑4m;所述隔振体为阶梯状四棱锥形,所述隔振体底面为2mx3m的方形,阶梯高度为20‑30cm;相邻两隔振体之间的间距为2‑3m;所述隔振坑为倒四棱台形,所述隔振坑开口顶面为3mx3m的正方形,底面为1mx1m的正方形,深度为1‑1.5m;相邻两隔振坑之间的间距为2‑3m。本发明提供的隔振带通过间断的隔振体和隔振沟组成,方便建造,易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隔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间断隔振带。
背景技术
伴随着如今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大规模的大城市,不断增加了城市的交通需求,交通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显得十分严重了。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的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正在引领全世界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铁路快速修建速度的提高以至于后面的配套设施隔振措施没跟上,所以周边的建筑物受振动主要功能的影响,对铁路环境振动的时刻不能延期。
因此,采取合适的减隔振措施,减小振动的不利影响,已成为铁路线路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铁路运输的振动,主要从振源控制、振动传播控制以及建筑物自身控制三大方面进行控制。针对已经建成的铁路线路及建筑物,控制振动传播就成了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
隔振沟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方法,用以阻碍或改变外围振动波向受屏蔽区的传播,从而减小屏蔽区的地面振动。隔振沟的原理是建立在波的反射、散射的基础上。当传播中的波遇到两种不同弹性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入射波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另一部分波传递到第二种介质中,这就是弹性波的反射和透射现象。隔振沟还可以改变波的频率分布,分散波主要频段的能量,有利于降低振动的振动效应。由于振动波在地下遇到不同介质时,介质间差异越大,振动表面波越容易反射而不易穿过介质分界面。为阻止表面波的传播,可以采取切断振动传播途径的措施,即在地层采取挖沟形式。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局2016年6月8日公告的CN104674853B专利,名称为一种隔振沟,该结构隔振沟在路基内开挖沟体,设置于道路下方,但其不易于维护。中国专利CN109778919B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在距离铁路线一定距离的地面上顺铁路线方向设置堤体,堤体横截面为阶梯形形状,堤体材料采用混凝土、或橡胶、或泡沫等可塑性材料,堤体内可中空,以节约材料;此外,隔振堤可多行堤组合设置,以进一步减弱振动波的传递。但是其隔振堤设置于铁路坡脚处,在已建成的无坡脚的铁路,其隔振效果有限。同时,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隔振沟及隔振堤均为沿铁路方向连续设置,有仅材料的用量巨大,且在后续维护过程中易造成整体的稳定性破坏,不利于长期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间断隔振带,所述隔振带通过间断的隔振体和隔振坑组成,方便建造,易于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间断隔振带,所述隔振带由距离铁路轨道一定距离且平行于铁路方向设置的一行隔振体(2)和一行隔振坑(3)构成;所述隔振坑与隔振体的垂直距离为2-4m;
所述隔振体(2)为阶梯状四棱锥形,所述隔振体(2)底面为2mx3m的方形,阶梯高度为20-30cm;相邻两隔振体(2)之间的间距为2-3m;
所述隔振坑(3)为倒四棱台形,所述隔振坑(3)开口顶面为3mx3m的正方形,底面为1mx1m的正方形,深度为1-1.5m;相邻两隔振坑(3)之间的间距为2-3m。
优选的,所述隔振体材料为混凝土、橡胶或泡沫材料。
优选的,所述阶梯状四棱锥形隔振体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0-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4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