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交流与多回直流互联的两区域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3889.2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易杨;田宝烨;周保荣;王延纬;付超;黄东启;陈锦昌;杨振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H02J3/48;H02J3/50;H02J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思言 |
地址: | 510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交流 直流 区域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通过交流与多回直流互联的两区域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两区域系统的两电网区域间设有两相互连接的换流器,其中与送端电网连接的换流器作为控直流电压的电压端,与受端电网连接的换流器作为控有功功率的功率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任一所述电网区域损失大电源时,令所述电压端按照定电压控制策略进行电压控制,令所述功率端按照变化功率控制策略进行功率控制,所述变化功率控制策略包括交直流协同控制主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和每回直流的柔性直流子控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所述交直流协同控制主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基于互联交流线路上的有功功率指令值和测量值,结合交直流通道功率转移比,计算得到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所述柔性直流子控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根据所述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计算对应回柔性直流的附加功率指令值,将计算得到的附加功率指令值,结合对应回柔性直流的功率转移比、直流有功功率的指令值和测量值,生成d轴电流指令值,基于所述d轴电流指令值和无功类控制环节生成的q轴电流指令值计算得到三相电压的参考波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交流与多回直流互联的两区域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协同控制主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基于互联交流线路上的有功功率指令值和测量值,结合交直流通道功率转移比,计算得到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包括:
按照下式计算得到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
式中,ΔPdc(j+1)表示第j+1次得到的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Pac*为互联交流线路上的有功功率指令值,Pac(e-sT)为经过延时环节e-sT后互联交流线路上的测量值,其中T为延时环节的时间,ΔPdc(j)第j次得到的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设置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的初始值为0,K为预置的交直流通道功率转移比,kp和ki分别为交直流协同控制主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设置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交流与多回直流互联的两区域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直流子控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根据所述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计算对应回柔性直流的附加功率指令值,将计算得到的附加功率指令值,结合对应回柔性直流的功率转移比、直流有功功率的指令值和测量值,生成d轴电流指令值,包括:
按照下式生成d轴电流指令值:
式中,idii*表示d轴电流指令值,Pdcii*为第i回柔性直流的直流有功功率的指令值,Pdcii为第i回柔性直流的直流有功功率的测量值,ΔPdc为交直流协同控制主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输出的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Ki为预置的第i回柔性直流的功率转移比,K1,K2,…,Kn分别为第1,2,…,n回柔性直流的功率转移比,n为两区域系统中所互联的柔性直流回数,kp2为柔性直流子控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的比例系数,ki2柔性直流子控站有功功率控制环节的积分系数,s为拉普拉斯算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交流与多回直流互联的两区域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令所述电压端按照定电压控制策略进行电压控制,包括:
设置所述定电压控制策略包括电压控制环节、内环电流控制环节及所述无功类控制环节;所述电压控制环节根据各回柔性直流的直流电压的指令值和测量值计算各回柔性直流的d轴电流指令值;所述内环电流控制环节根据电压控制环节的d轴电流指令值及无功类控制环节生成的q轴电流指令值,计算得到对应回柔性直流的三相电压的参考波幅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38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