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沉浸式多媒体技术的立体音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3401.6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传柱;田昶;葛菲;朱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5/02 | 分类号: | H04R5/02;H04R7/12;H04R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沉浸 多媒体技术 立体 音响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沉浸式多媒体技术的立体音响系统,包括音响壳,所述音响壳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扬声装置,所述扬声装置包括多个排列成蜂窝状的声效加强单元、用来驱动声效加强单元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振动面积大于声效加强单元的振动面积。本发明通过传统的扬声器来驱动声效加强单元,声效加强单元能够对扬声器外放的声效进一步放大,尤其是所述扬声器的振动面积大于声效加强单元的振动面积,从而使得声效加强单元外放的声效更加具有立体感;所述基于沉浸式多媒体技术的立体音响系统只需要单台,还会带给距离较近的听众于触感上的感受,不但实现立体的音响效果,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沉浸式体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沉浸式多媒体技术的立体音响系统,属于立体音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媒体设置中,音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电子器件。立体音响能够外放立体声的设备,立体声就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有立体音响的多媒体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因为声源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声音有确定的方向来源,人们的听觉有辨别声源方位的能力。特别是有多个声源同时发声时,人们可以凭听觉感知各个声源在空间的位置分布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界所发出的一切声音都是立体声。如雷声、火车声、枪炮声、风声、雨声等等……当人们直接听到这些立体空间中的声音时,除了能感受到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外,还能感受到它们的方位和层次。这种人们直接听到的具有方位层次等空间分布特性的声音,称为自然界中的立体声。
立体声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现有的音响设备所有的声音都从一个扬声器放出来,这种重放声(与原声源相比)就不是立体的了。这是由于各种声音都从同一个扬声器发出,原来的空间感(特别是声群的空间分布感)也消失了。
针对现有技术中音响系统无法实现单个音响所外放的立体声效果差,沉浸式体验感效果有限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基于沉浸式多媒体技术的立体音响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沉浸式多媒体技术的立体音响系统,包括音响壳,所述音响壳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扬声装置,所述扬声装置包括多个排列成蜂窝状的声效加强单元、用来驱动声效加强单元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振动面积大于声效加强单元的振动面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扬声器包括盆状膜片,所述声效加强单元包括盆状内膜片、盆状外膜片,所述外膜片套设在内膜片的外部,所述外膜片的大端与内膜片的大端之间密封连接有过渡圈,外膜片、内膜片和过渡圈围成有集成腔;所述外膜片的小端与内膜片的小端之间安装有环形弹簧,所述内膜片的小端处密封连接有凸柱,所述过渡圈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边框;所述膜片与集成腔之间设置有锥管、圆管,所述锥管的大端与膜片的大端密封连接,所述锥管的内腔与膜片的内腔连通,所述锥管的小端与圆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圆管的另一端与集成腔连通;所述膜片的内腔、锥管的内腔、圆管的内腔和集成腔均填充有绝缘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膜片内壁的曲面面积等于扬声器的振动面积,所述内膜片内壁的曲面面积等于声效加强单元的振动面积,所述扬声器的振动面积与声效加强单元的振动面积之间的比值为z,2.2≤z≤5.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z=2.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膜片大端的直径与内膜片大端的直径之间的差值为x,所述外膜片小端的直径与内膜片小端的直径之间的差值为y,1.13x≤y≤1.37x。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膜片的硬度大于内膜片的硬度,所述过渡圈的硬度大于外膜片的硬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柱的末端为球缺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边框的外周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内膜片为锥管状或碗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油为变压器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3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