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猪养殖智能投放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3122.X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0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房俊龙;李然;魏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A01K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兆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1 | 代理人: | 陈龙勇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猪 养殖 智能 投放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猪养殖智能投放设备,包括有驱动转向装置、料筒、吸管、高压吸泵、驱动调节装置、输料筒、出料杆和搅拌轴,所述驱动转向装置上方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下方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料筒表面正前方镶嵌有观望窗,且料筒一侧镶嵌安装有进料斗,所述吸管一端贯穿料筒上方外壁延伸于料筒内部,所述高压吸泵一端与吸管另一端相连接,且高压吸泵另一端与输送管一端相连接,同时高压吸泵安装于料筒上方,该种生猪养殖智能投放设备,设置有蓄电池,通过蓄电池不仅对电力进行储存效果,并且通过蓄电池从而避免整体驱动转向装置需要通过连接线与插座进行电性连接驱动的情况从而限制驱动转向装置驱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猪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猪养殖智能投放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养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高营养高价值水产品的消费量也逐渐增长,养猪业作为我国一大农业经济支柱,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猪场的集成化、规模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问题猪”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猪类食品的卫生和安全,为加强养猪业的监管,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牧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制度,传统的养殖猪饲料投放通常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添加饲料,但往往存在投放饲料过多的情况,而过多的饲料猪吃不完会产生霉变,导致猪产生病变,养殖猪的饲料投放科学性不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猪养殖智能投放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的传统的养殖猪饲料投放通常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添加饲料,但往往存在投放饲料过多的情况,而过多的饲料猪吃不完会产生霉变,导致猪产生病变,养殖猪的饲料投放科学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猪养殖智能投放设备,包括有驱动转向装置、料筒、吸管、高压吸泵、驱动调节装置、输料筒、出料杆和搅拌轴,所述驱动转向装置上方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下方安装有蓄电池,且控制箱内部上方安装有控制器,同时控制箱一侧安装有操作遥控器,所述料筒表面正前方镶嵌有观望窗,且料筒一侧镶嵌安装有进料斗,所述吸管一端贯穿料筒上方外壁延伸于料筒内部,所述高压吸泵一端与吸管另一端相连接,且高压吸泵另一端与输送管一端相连接,同时高压吸泵安装于料筒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驱动转向装置、操作遥控器和控制器,通过驱动转向装置不仅起到固定安装的效果,并且通过驱动转向装置从而起到受力安装和受力支撑的效果,同时通过驱动转向装置从而起到受力驱动的效果,依次驱动转向装置采取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汽车驱动转向装置进行设置从而方便带动安装于驱动转向装置上方的整体设备进行驱动转向操作,并且通过操作遥控器从而方便操作者与驱动转向装置保持一定的相对距离对整体设备进行操作,同时避免整体设备驱动于猪舍内部时由于猪舍内部空间较窄影响操作者通过控制器对整体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依次通过控制器从而对设置的相应设备和感应器进行接收控制,从而使整体设备处于半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靠近操作;
所述输料筒底部贯穿开设有出料槽,且输料筒内部一侧安装有接触感应器组,同时输料筒上方镶嵌安装有套筒,所述出料杆一端包裹出料槽与输料筒底部镶嵌固定,所述搅拌轴两侧固定有搅拌棒,且搅拌轴一端贯穿输料筒内壁延伸于输料筒一侧固定有摆动电机,同时搅拌轴另一端贯穿固定有主动皮带轮,所述搅拌轴与输料筒相对旋转连接,所述输料筒通过定量下料装置与驱动调节装置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另一端与套筒贯穿配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接触感应器组,通过接触感应器组不仅与控制器起到电性连接的效果,并且通过接触感应器组从而对输料筒内部的饲料进行接触控制,同时避免输料筒内部的饲料持续输送过程中导致输料筒内部的饲料输送完毕时外部的操作者无法对输料筒内部的饲料进行时刻观察的情况,这样不仅造成整体设备处于空投的情况还造成相应设备处于空转的运动状态;
所述驱动调节装置安装于驱动转向装置上方;
所述定量下料装置安装于输料筒底部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3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动叶片断裂故障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降低铁路振动的隔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