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水基马达配流的插装式常开型梭阀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2817.6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7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云;于鸣泉;满家祥;王云飞;张鹤;李冉;郜青文;董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5/08;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水基 马达 插装式 常开 型梭阀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水基马达配流的插装式常开型梭阀及应用,属于阀体应用的领域,主要用于阀配流液压马达。其主要由,上阀座固定螺堵,配流阀芯,阀套,上阀座,下阀座,下阀座固定螺堵,密封螺堵,顶杆组成。其包括3个主要流道,进液流道P,柱塞腔流道A,回液流道T,此阀属于常开型阀,常开时,高压液体从高压流道P进入柱塞腔流道A,柱塞工作推动马达工作,顶杆运动后,液体从柱塞腔流道A进入低压流道T,柱塞腔回液。此阀可用于阀配流高水基马达,其密封性好,容积效率高;结构紧凑,可提高马达功重比;单阀控制单柱塞进回液,可避免困液现象;工作压力高,离散性好,便于更换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马达配流的插装式常开型梭阀及应用,属于高压高水基液压马达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领域,其中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输出扭矩大,转速低、能够直接驱动负载工作。一些特殊工况中,如煤下、食品加工、深水施工等,对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易燃性、易爆性、泄漏污染程度要求较高,要使用抗燃性好、污染小的高水基介质,如高水基乳化液、纯水、海水等。当前高压高水基液压马达多为曲轴柱塞式、内曲线式,其配流方式多为盘配流和轴配流。现有的盘配流和轴配流马达也可使用高水基乳化液,但是在高水基介质工况下,马达摩擦副间难以形成有效润滑膜,泄漏量大,容积效率低,且摩擦副易损坏;因此阀配流马达由于其优异的密封性能得到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一个柱塞需要配备两个配流单向阀,不仅导致液压马达的体积较大,功重比低,而且两个配流阀之间需要准确配合,否则会出现困液和窜液现象。因此有必要研发一款能够应用于高压高水基液压马达的配流阀。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密封性好、结构紧凑、工作压力高、可靠性高的用于马达配流的插装式常开型梭阀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马达配流的插装式常开型梭阀,包括阀块,阀块内设有贯通的空腔,空腔内中部分别设有上阀座和下阀座从而将空腔分为三个子空腔:上空腔、中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中空腔和下空腔位置的阀块壁上分别开有通孔形成的流道P、流道A和流道T;上空腔顶部通过阀套设置有上阀座固定螺堵,上阀座固定螺堵内设有下开口的弹簧腔,弹簧腔内设有预紧弹簧,上阀座固定螺堵的开口处外侧设有肩台,并通过肩台设有设置在上阀座固定螺堵开口外侧的浮动弹簧,浮动弹簧与上阀座的上表面压缩连接使上阀座处于浮动状态,浮动弹簧与上阀座之间浮动固定,流道P位于浮动弹簧位置水平设置;中空腔位于上阀座和下阀座之间设有阀芯的活塞头,活塞头为中间与中空腔尺寸匹配的结构,阀芯的杆体穿过上阀座直至上阀座固定螺堵内设的弹簧腔中,杆体端部与弹簧腔中设置的预紧弹簧接触;下空腔下方设有通过密封螺堵固定的向上设置的的下阀座固定螺堵,下阀座、下阀座固定螺堵和密封螺堵的圆心处开孔,孔内设有顶杆,顶杆顶部穿过下阀座与阀芯的活塞头下方连接,顶杆的底部与凸轮机构连接,顶杆底部与下阀座固定螺堵之间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将顶杆压紧在凸轮机构,通过凸轮机构实现顶杆上下运动,所述流道T位于下阀座固定螺堵与下阀座之间的空腔侧面水平设置。
进一步,所述阀芯的杆体顶端外侧设有格莱圈a,上阀座与腔体内壁之间设有格莱圈b,下阀座与腔体内壁之间设有格莱圈c,下阀座固定螺堵与密封螺堵之间设有格莱圈d。
进一步,顶杆为变径结构,顶杆的上半部分穿过下阀座固定螺堵与密封螺堵为细杆部分,细杆部分与下空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顶杆的下半部分为在密封螺堵内的部分,下半部分为完全充满密封螺堵开孔的粗杆部分。
进一步,所述凸轮机构包括轴承a和销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2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