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凹陷性疤痕毛囊干细胞组织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9405.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仁术皮肤科门诊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36 | 分类号: | A61K35/36;A61P17/02;C12N5/074;C12N5/0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凹陷 疤痕 毛囊 干细胞 组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毛囊干细胞及毛囊周围皮肤再生组织移植术治疗凹陷性疤痕过程中毛囊干细胞再生组织泥的制备及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完整毛囊单位的提取;2、毛囊干细胞及毛囊周围皮肤再生组织的分离;3、毛囊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激活4、制备毛囊干细胞再生组织泥;5、凹陷性疤痕的填补。本发明通过提取毛囊单位获得毛囊干细胞周围皮肤再生组织,特制体外培养液培养并使用舒敏仪进一步激活毛囊干细胞,制备出可以填充使用的组织细胞泥,实现填平凹陷性疤痕达到抑制疤痕增生、软化平复疤痕、修复美化凹陷性疤痕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病中疤痕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毛囊干细胞及周围活性组织治疗疤痕过程中毛囊干细胞组织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凹陷性疤痕,是皮肤真皮层及皮下组织缺损而造成的伤疤。痤疮、手术、外伤、感染、水痘及天花等是常见的引起凹陷性疤痕原因,这些病因导致皮肤真皮层及皮下组织缺损,而在随后的愈合过程中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缺失则会留下永久凹陷性疤痕。
凹陷型疤痕的危害性:疤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广义上来讲,没有疤痕就没有创伤的愈合。疤痕组织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疤痕组织胶原的产生和沉积增加了伤口的强度,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有益的。如果疤痕组织形成不充分,受损组织得不到正常的张力,由此可以引发许多并发症,如腹壁切口愈合的疤痕薄弱,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可使疤痕处重新裂开或腹内容物逐渐向外膨出而形成腹壁疝。相反,如果疤痕过度形成,就可造成严重的外形或功能上的重要问题。疤痕的危害取决于它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对深部组织的继发的固定作用。因而疤痕相对于损伤前组织来说,总是一个不完善的替换。从机械角度来看,其对抗性减弱;从营养角度来看,造成了氧和营养物质交流的障碍;从功能角度看,引起受损组织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从美观角度看,造成了外形的破坏。
美丽的脸是平滑而细腻的,充满弹性和活力。没有人喜欢一张凹凸不平的脸,即使是掩盖在衣服中的身体部位也难以让人接受。特别是女性,即使是腋窝皮肤的一个瑕疵都影响其整体的美丽程度,更何况凹陷疤痕是一个个皮肤上的坑呢?因此,凹陷疤痕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美观,也影响观众的视觉感受。从个人心理来看,疤痕直接影响人的心情、思绪以及生活。
凹陷性疤痕的治疗现状:目前凹陷性疤痕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与非手术2类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以下6种方法:
1、微晶祛疤是将真空中的天然晶粒高速喷向凹凸不平的皮肤疤痕表面,从而刺激皮肤生长,促进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的生成。优点是治疗面受力均匀、柔和;而缺点是针对性差,治疗次数多。适用于表浅而形态单一的疤痕。
2、磨削是用电转磨头来磨削疤痕。优点是针对性强,速度快,治疗次数少;缺点是出血多,微创,需包扎。适用于大面积疤痕及色素沉着。
3、机械刺激是用专用器械刺激皮肤后促进皮肤生长。优点是皮肤损伤小;缺点是操作难度大,恢复慢。适用于单个浅表凹疤。
4、激光磨削这种方法治疗后不出血,恢复也相对要快一些。目前激光磨削常用的有高能脉冲CO2激光和脉冲铒激光,但是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够取得理想效果,适用于较小的皮肤凹陷。
5、超高频是通过超高热将病损组织气化。优点:术野清晰,治疗分层效果好;缺点是治疗后有创面结痂脱痂期,在此期间要注意创面的保护。适用于各种疤痕,主要是增生性疤痕,对于凹陷性疤痕疗效不显著。
6、药物主要是采用某些腐蚀性药物以破坏疤痕局部,再辅以抗炎生肌类药物以促进愈合。该方法操作要求高,修复慢;如操作不慎易产生新的疤痕。
上述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对凹疤的局部微创,以刺激皮肤的再生;但是,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患者皮肤自身的再生修复能力。
二、凹陷性疤痕的手术治疗
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6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仁术皮肤科门诊部有限公司,未经海口仁术皮肤科门诊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9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