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段式加热卷烟及加热烟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8998.X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尹献忠;宋伟民;芦昶彤;王东;王欢欢;陈泽少;张展;俎萌萌;孟祥士;聂长武;郝辉;齐伟;冯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D1/04 | 分类号: | A24D1/04;A24D1/20;A24D1/00;A24D1/02;A24F40/46;A24F40/40;A24F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段式 加热 卷烟 烟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段式加热卷烟及加热烟具,其中加热卷烟包括烟丝段和滤棒段,烟丝段和滤棒段通过接装纸包裹形成烟支;烟丝段包括加热段和控温段,且控温段设置于加热段与滤棒段之间。本技术方案的烟支结构简单,进而简化加热卷烟制造工艺流程,同时结合配合的加热烟具,通过在加热烟具的加热体内腔的内壁上设置的螺旋形沟槽,并匹配合适的加热方式,对控温段的温度实现较好的调整,维持烟支出口烟气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不燃烧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段式加热卷烟及加热烟具。
背景技术
加热卷烟作为一种卷烟新品类,在吸食方式、生理及心理感知等方面最接近传统卷烟,且具备“焦油”生成量低,有害成分释放量较少等优点,得到消费者的广泛接受,市场规模逐年扩张,尤其是在国外各市场占有率逐年升高。
目前现有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一般采用由发烟段和功能段组成,发烟段一般填充有天然烟草或再造烟叶,并在天然烟草或再造烟叶上施加一定量的丙二醇、丙三醇作为发雾剂;功能段包括中空段、降温段、过滤段等,中空段主要作为支撑烟支、便于搓接成形和作为烟气通道,降温段用于降低烟气温度,过滤段具有过滤烟气和一定的降温作用。
由于加热卷烟加热方式主要采用内芯片式或内芯圆锥式加热方式,加热片或加热锥在插入式易造成烟丝前推挤压发烟段和功能段之间,因此在发烟段后设置中空段,解决烟丝挤压造成吸阻过大或烟雾难以提取的问题;由于发烟段采取整体加热的方式,加热温度在350℃左右,抽吸时发烟段出口温度一般在180℃左右,甚至更高,不抽吸时,发烟段出口温度急剧下降,温度在100℃左右,抽吸时过高的温度易造成醋纤滤棒段受热收缩和变形,影响外观及抽吸体验,导致烟气烫嘴导致无法抽吸,需要在滤棒段前增设降温段,将温度降低到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进而通过于醋纤滤棒的共同作用将入口温度降低到人体口腔能够接受的程度,一般在50℃以下。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加热卷烟烟支结构设计复杂,工艺较长,加工设备较多,制造成本较高,同时,较低的温度导致发烟段大量的致香物质和雾化剂残留,加热卷烟抽吸体验与传统加热卷烟差异较大,制约了消费者对加热卷烟的接受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段式加热卷烟及加热烟具,以解决降温段不能有效降温,导致入口烟气温度较高,若温度较低则导致发烟段大量的致香物质和雾化剂残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段式加热卷烟,包括烟丝段和滤棒段,所述烟丝段和滤棒段通过接装纸包裹形成烟支;所述烟丝段包括加热段和控温段,且控温段设置于加热段与滤棒段之间。
进一步的,加热段的长度为10-50mm,控温段的长度为10-25mm,滤棒段的长度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滤棒段为醋酸纤维材料。
进一步的,加热段的烟芯材料为烟丝、薄片丝、膨胀烟丝、烟草颗粒或梗丝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烟芯材料中施加有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丙二醇或丙三醇作为发雾剂。
进一步的,在烟芯材料中添加有致香物质,所述至香物质包括有增香、增浓、改善口感或改善烟气作用的物质。
进一步的,控温段的材料为活性炭或聚乳酸酯。
一种加热烟具,用于上述任一项的加热卷烟,包括加热体,在所述加热体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烟具的加方式为红外线加热或电磁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体的加热温度为400-4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8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