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时空拓展的线损最佳分段点优化设计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8142.2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1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黄薇;李树青;章渊;夏澍;杨帆;刘俊;李仙珠;仇茹嘉;程石;潘丽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郑州本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H02J3/00;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时空 拓展 最佳 分段 优化 设计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空拓展的线损最佳分段点优化设计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优化配电网系统的基础台账数据和一年内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2)基于所述基础台账数据,考虑空间拓展,确定待优化配电网系统的分析范围;3)在所述分析范围内,基于所述一年内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考虑时间扩展,进行最佳分段点优化计算;4)以优化计算结果作为分析范围内配电线路最佳分段运行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高可靠性、高准确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联络配电网接线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了一种考虑时空拓展的线损最佳分段点优化设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短时停电要求的不断提高,多联络配电网接线模式因其设备利用率高的优点得到了发展,改变了传统单一线路辐射供电的模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与线路设备的检修能力;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线损是电力系统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
多联络配电网接线模式下,10kV配电网线路中的多个变电站线路的分断通过联络开关的开闭互通又组成新的配电线路,来对线路上的用户进行供电,具有联络率高、配网结构灵活和供电半径小的优点;手拉手、互供的线路越多,联络开关越多,当然可选择的运行方式就越多;但是,由于联络开关数量增多,多联络配电网接线存在运行方式及数据统计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目前缺乏对各线段负荷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一定能选择最优的联络开关开闭方式来切换线路的运行方式,容易造成电网非经济运行,从而导致线损增加。现有最佳分段点方法通常只能分析单一时段单条线路的线损构成,无法对于与该条线路有联络的对侧线路所组成的供电区块进行整体联动分析,造成分析结果相对独立,难以从全局的角度开展分析,从而造成计算结果指导网架调整和改造的应用相对薄弱。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可靠性、高准确性的考虑时空拓展的线损最佳分段点优化设计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考虑时空拓展的线损最佳分段点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待优化配电网系统的基础台账数据和一年内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
2)基于所述基础台账数据,考虑空间拓展,确定待优化配电网系统的分析范围;
3)在所述分析范围内,基于所述一年内配电网设备运行数据,考虑时间扩展,进行最佳分段点优化计算;
4)以优化计算结果作为分析范围内配电线路最佳分段运行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台账数据包括设备台账数据和网架拓扑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有功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待优化配电网系统的分析范围具体包括:
201)选择主分析配电线路,判断所述主分析配电线路中是否存在联络开关,若是,则记录与主分析配电线路相互联络的配电线路,形成拓扑一层配电线路清单,若否,则结束;
202)循环遍历所述拓扑一层配电线路清单,判断该清单中拓扑一层配电线路是否存在联络开关,若是,则记录将与该拓扑一层配电线路相互联络的配电线路,形成拓扑二层配电线路清单,若否,则跳过该拓扑一层配电线路,所述拓扑二层配电线路清单不包括所述主分析配电线路和拓扑一层配电线路清单中的配电线路;
203)依据步骤202),循环遍历所述拓扑二层配电线路清单,直至拓扑N+1层配电线路清单为空;
204)以主分析配电线路、拓扑一层配电线路清单、拓扑二层配电线路清单和拓扑N层配电线路清单作为确定的分析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郑州本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郑州本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8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