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砌体加固的免支模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8107.0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巍;胡霸;乔亚伟;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傅万霞 |
地址: | 21004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固 免支模配筋高 延性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砌体加固的免支模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方法,步骤一:在砌体的灰缝位置剔槽,并形成灰缝槽;步骤二:清除砌体表面的风化产物;步骤三:在砌体上植入金属桩;步骤四:在砌体的墙面方向铺设纵横交错分布的加固钢筋,加固钢筋与金属桩固定连接;步骤五:对砌体表面和灰缝槽进行浇水润湿处理;步骤六:在砌体墙面内侧压抹高延性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需抹入灰缝槽,金属桩和加固钢筋被嵌设在高延性混凝土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高延性混凝土抹入灰缝槽,再结合金属桩和加固钢筋的整体拉结作用,使得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层抗裂性能和整体性更强,不会出现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加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砌体加固的免支模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更新发展,一些砌体结构的历史建筑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的日晒雨淋,砌体本身风化严重,砌体灰缝强度降低,早已无法满足安全要求及现代人使用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砌体类历史建筑物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的建筑水平和文化水平,属于历史见证的重要产物。因此,对砌体类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加固和修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砌体类历史建筑加固主要是在外墙面实施配筋砂浆加固层,但配筋砂浆加固层抗裂性差、强度低,存在空鼓、开裂的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砌体加固的免支模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方法,旨在解决传统配筋砂浆加固层存在抗裂性差、强度低以及易空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砌体加固的免支模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方法,其方法在于,包括:
步骤一:在砌体的灰缝位置剔槽,并形成灰缝槽;
步骤二:清除砌体表面的风化产物;
步骤三:在砌体上植入金属桩,金属桩部分凸出于砌体表面,且凸出部分的远端具有沿金属桩径向向外拓展的稳固结构;
步骤四:在砌体的墙面方向铺设纵横交错分布的加固钢筋,加固钢筋与金属桩固定连接;
步骤五:对砌体表面和灰缝槽进行浇水润湿处理;
步骤六:在砌体墙面内侧压抹高延性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需抹入所述灰缝槽,所述金属桩和加固钢筋被嵌设在高延性混凝土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灰缝槽剔槽深度不少于2cm。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一中,若砌体表面有抹灰面层,则需先将抹灰面层剔凿干净,再进行剔槽施工。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桩为L型钢筋。
作为优选:在植入金属桩之前,应先将植筋孔内灰渣清理干净。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三中,金属桩植在完整无裂纹的砌体砖上,同时满足间距梅花形布置原则。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六中,先采用人工压抹的方式将高延性混凝土压入灰缝槽内,然后再按两层涂抹方式在砌体表面压抹施工高延性混凝土,第二层施工时需用钢尺刮平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免支模配筋高延性混凝土作为砌体加固层,高延性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免支模施工、强度高、抗震性强、抗裂性强等特点的新型材料。将高延性混凝土抹入灰缝槽,再结合金属桩和加固钢筋的整体拉结作用,使得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层抗裂性能和整体性更强,不会出现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不仅提高了砌体类历史建筑的安全性,而且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整体厚度不至于过厚,保证了室内净空,为历史建筑后期功能改造提供了有利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砌体加固的大样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8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