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间歇式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5912.8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艳;苏星羽;张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C02F1/461;C02F1/467;C02F1/469;C02F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赵志汝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间歇 式倒极 复合 吸附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化学间歇式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包括电化学间歇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以及与其连通的螺旋微泡除污装置,所述电化学间歇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用于电解除垢,所述螺旋微泡除污装置用于电解反应后的排污。本发明完全不需要任何化学药剂就能达到除垢、阻垢、杀菌灭藻的目的,而且操作运行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避免了化学加药带来的操作风险和高强度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不消耗任何化学药剂,本发明相较化学加药方法运行成本更低、对环境更友好,可以避免循环冷却水排污水中药剂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间歇式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间接冷却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是一种在化工、电力、建筑、云计算等行业广泛应用的设备冷却水。运行条件下,冷却水存在蒸发损失,导致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的含盐量、碱度、钙镁离子、胶体等溶解性物质不断地浓缩。当循环冷却水内的溶解性物质的含量超过其溶解度后就会析出,导致循环冷却水系统出现严重的结垢。结垢现象会在冷却系统换热器的换热表面、冷却水管道内表面及冷却塔填料表面形成坚硬的水垢,水垢导热系数较小,会严重影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效果。
目前,解决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加药法和电化学法。化学加药法均需要人工配置药品。而且,由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排污,该部分排污水中的阻垢剂将会排出循环冷却水系统外。因此,为了维持循环冷却水中的阻垢剂,加药装置必须连续运行,不间断地向冷却水中补充一定量的药剂。电化学除垢装置存在无法自动有效除垢,造成经过电化学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质仍然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加药,自动排水垢,且处理效果好的电化学间歇式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间歇式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包括电化学间歇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以及与其连通的螺旋微泡除污装置,所述电化学间歇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用于电解除垢,所述螺旋微泡除污装置用于电解反应后的排污;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化学间歇倒极复合电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电极对和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排水口和排垢口,所述电极对通过线缆与直流电源相连接,直流电源间歇颠倒电极对的极性;所述螺旋输送机设在第一壳体底部,且位于电极对下方,所述排垢口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下方;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螺旋微泡除污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排污格栅,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和第二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顶部设有排气阀,底部设有排污阀。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极对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和阴极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阳极和阴极均为金属板。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阳极为涂有贵金属的钛基板。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贵金属为金、银和铂族金属中的一种。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阳极上设有牺牲阳极,所述牺牲阳极的材质为铜合金。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阴极为覆铜不锈钢板。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阴极上设有振动发生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驱动螺旋输送机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输送机的旋转轴同轴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控制柜和配电柜,所述控制柜与配电柜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柜控制间歇倒极的时长、电压,所述控制柜通过电缆将直流电输送至电极对。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对立端与安装平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5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