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症患者腹部的肌肉紧张度测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93163.5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4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昊;张连阳;刘冬;蒋东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B5/22 | 分类号: | A61B5/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云川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症 患者 腹部 肌肉 紧张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症患者腹部的肌肉紧张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筒和测量机构,多个支撑筒均通过滑动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上;每个支撑筒上均连接有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按压组件、检测组件和按压头,检测组件螺纹连接在支撑筒的顶部,按压头设置在支撑筒的底部,按压头的顶部插入支撑筒底端内部且滑动连接,按压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支撑筒内,且按压组件的顶底两端分别与检测组件、按压头连接。本腹部的肌肉紧张度测量装置通过使检测组件向下移动相同距离,推动按压头按压腹部皮肤,使被测位置的肌肉被按压产生反作用力,进而测出反作用力数值,从而同时测量出腹部不同被测位置肌肉的紧张度,提高数据准确度,避免出现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腹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重症患者腹部的肌肉紧张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的腹部肌肉在正常情况呈腹壁柔软、不松弛,具有一定弹性且无抵抗的状态,当患者腹部发生病变时,患者全腹或局部腹壁会发生紧张或有抵抗感,且阻力超过正常腹壁的紧张度,通过对患者腹部肌肉紧张度的测量,可间接地反应出患者在进行腹部治疗时产生地疗效。由于在对重症患者进行腹部肌肉紧张度测量时,通常是由医护人员采用手部按压地方式进行,并根据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自身感觉从而判断患者腹部肌肉的紧张度。但是医护人员通过经验和自身感觉容易对患者腹部紧张度的测量出现偏差,准确度不高;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检测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治疗效果时,然而医护人员在无法同一时间对患者腹部不同地方进行腹部紧张度的测量,使得判断出现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重症患者腹部的肌肉紧张度测量装置,解决医护人员手部按压腹部,容易造成患者腹部肌肉的紧张度检测出现偏差,而且医护人员在无法同一时间对患者腹部不同地方进行腹部紧张度的测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腹部的肌肉紧张度测量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包括底垫和底板,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在底垫上,底垫和底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第一滑槽;
支撑筒,多个支撑筒均通过滑动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底板上;及
测量机构,每个支撑筒上均连接有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按压组件、检测组件和按压头,检测组件螺纹连接在支撑筒的顶部,按压头设置在支撑筒的底部,按压头的顶部插入支撑筒底端内部且滑动连接,按压头的底端能够穿过第一滑槽用于抵触在腹部皮肤上,按压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支撑筒内,且按压组件的顶底两端分别与检测组件、按压头连接。
上述用于重症患者腹部的肌肉紧张度测量装置通过使检测组件向下移动相同距离,使按压组件推动按压头按压腹部皮肤,使腹部被测位置凹陷,被测位置的肌肉被按压产生反作用力,进而被检测组件检测出数值,从而同时测量出腹部不同被测位置肌肉的紧张度,提高数据准确度,避免出现误差。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顶盖、螺管、导向杆、显示屏和压力传感器,导向杆的数量为两个,支撑筒的顶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导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顶盖的底面,两个导向杆的底端分别滑动插入两个导向孔内,螺管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支撑筒顶端的内部设有内螺纹,螺管的顶端与顶盖的底面转动连接,螺管的底端螺纹插入支撑筒的顶端内部,顶盖的底面开设有嵌槽,显示屏设置在顶盖的顶部,压力传感器嵌设在嵌槽内,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还包括传递弹簧和挡片,挡片设置在螺管内部,传递弹簧的顶端连接在压力传感器上,传递弹簧的底端连接在挡片的顶面,按压组件的顶端抵接在挡片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导向杆上设有第一刻度线,初始状态时,第一刻度线上的零刻度与支撑筒的顶面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3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